科研成果

1998
Elhamdani A, Zhou Z, Artalejo CR. Timing of dense-core vesicle exocytosis depends on the facilitation l- type ca channel in adrenal chromaffin cells.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Internet]. 1998;(16):6230-6240. 访问链接
Schneider SC, Deng HK, Rottinger B, Sharma S, Stolina M, Bonpane C, Miller A, Dubinett S, Kyewski B, Sercarz E. Tolerance and determinant hierarchy. Novartis Foundation symposium [Internet]. 1998:54-66; discussion 66-6672. 访问链接
Nicolaou KC, Yang Z, Shi G-Q, Gunzner JL, Agrlos KA, Gärtner P. Total synthesis of brevetoxin A. Nature [Internet]. 1998;(6673):264-269. 访问链接
Chen C, Wang EG, Gu YM, Bylander DM, Kleinman L. Unexpected band-gap collapse in quaternary alloys at the group-III-nitride/GaAs interface: GaAlAsN. Physical Review B - Condensed Matter and Materials Physics. 1998;(7):3753-3756.
Chen Y, Chen F, Wang EG. Uniform and rapid nucleation of diamond via bias-assisted hot filament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1998;(1):126-130.
胡壮麟. 一部用法与搭配相结合的新型辞典——评《新世纪英语用法大词典》. 外语界. 1998;(2):54-55.Abstract
从事英语教学的老师都熟悉日本学者SenkichiroKatsumata编写的《新英和活用大词典》(KenkyushasNewDictionaryofEnglishColocations)和各种英语用法辞典。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对手中的这类工具书越...
厉以宁. 东亚金融风暴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改革的前景. 国际经济评论. 1998;(Z3):14-18.Abstract
东亚金融风暴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改革的前景厉以宁当前在经济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东亚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改革开放的步子不能大,否则,我们将承受不了东亚金融风暴以及与此相似的其它危机的冲击。另一种观点与此截然不...
林毅夫.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 经济科学. 1998;(2):6-9.Abstract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自去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给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经济损失近6000亿美元,这些国家按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
厉以宁. 东南亚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影响. 群言. 1998;(7):15-17+23.Abstract
对东南亚金融风暴,当前在经济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东南亚发生了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改革开放的步子不能大。改革如果太快,我们将承受不了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及与此相似的其他危机的冲击。另一种观点认为东南亚金融风暴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东南亚国家本身的经济体制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存在很多不正常现象、扭曲现象,归结起来可以用五个字来形容:"泡
孙祁祥. 中国保险业:矛盾、挑战与对策. 经济科学. 1998;(4):37-46.Abstract
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18年的风雨历程。在这短短的18年中,保险公司的数量从1家增加到20多家;保险费收入从年均4亿多元增长到1080亿元,年均增长36.4%,承保险种从1408亿元增长到24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3%,...
孙祁祥, 孙金永. 中国保险市场的回顾与展望. 经济界. 1998;(2):54-59.
吴慰慈, 许桂菊. 中国图书馆学研究的成果及展望. 图书馆. 1998;(5):4-7.Abstract
本文总结了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具体归纳在7个主要方面。在介绍成果和进展情况的同时,提出未来展望中的热点课题
厉以宁. 中国如何保持8%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经贸导刊. 1998;(12):14.
厉以宁. 中国如何取得8%经济增长率. 农业发展与金融. 1998;(7):60.Abstract
第一,中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什么?出口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不是主要的。这么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是靠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的。就是说,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抵消由于出口可能受到不利影响而造成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加大国内的需求是必要的。怎样加大国内的需求?一般来说,应该通过三个途径:1、现在是投资搞基础设施,特别是投资交通运输设施最好的时候。大量投资于修铁路、公路、高速公路。从长远来看,可以保证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从近期来看,是加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方面。修铁路、公路、高速公路,首先需要建筑材料。修路还需要劳动力。修公路是解决不了城市下岗工人的就业问题的,因为城里人未必乐意去修公路。谁去修路呢?农民去修路。农民有了收入,
林毅夫. 中国将来怎样养活自己──中国粮食生产回顾与前瞻(下). 中国经贸导刊. 1998;(15):9-10.
段宝林. 中国民俗学研究一瞥——纪念中国民俗学发轫80周年. 民俗研究. 1998;(3):3-5.Abstract
中国的民俗学研究走过了整整80年崎岖曲折的道路,现在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代。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有些什么成就和特点,本文拟对此略加回顾。
林毅夫. 中国粮食供给能力的过去与未来. 战略与管理. 1998;(4):82-90.
林毅夫, 蔡方, 李周. 中国经济改革的社会结果——转轨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中国国情国力. 1998;(4):7-9.Abstract
一、模式的抉择:"先增长,后分配"还是"边增长,边分配"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这场改革从解决农村和城市的微观经营机制(人民公社和国有企业)中激励不足和效率低下出发,继而进行了资源配置的计划体制和价格机制的改革,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战略的初步转变,即逐步改变50年代开始实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入手,着眼于新增资源的重新配置,基本形成了一种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
林毅夫. 中国经济改革的社会结果——转轨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国有资产研究. 1998;(3):4-6.Abstract
在国际上,经济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并没有定论。因为这既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又取决于实行什么样的收入分配方案。我国八十年代以来,尤其在九十年代后,对地区收入差距②拉大的讨论越来越多。为了弄清我国地区收入分配的真实情形,我们选取了...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 经济研究. 1998;(6):5-12.Abstract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林毅夫蔡昉李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中国社会科学院100732)一、改革以来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