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11
胡壮麟. 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 符号与传媒. 2011;(2):31-40.Abstract
标题中的"小品"指一种多模态的幻灯片文本,一般网络文化研究者称之为"超文本".但"小品"只是多模态超文本中的一种,在网络上很常见,很受欢迎.本文试图用语言符号学分析这种"小品"的特点,并在Halliday的社会符号学框架内予以进一步的探究.
胡壮麟. 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 外语教学. 2011;(4):1-5.Abstract
多模态性的研究旨在说明人们在表达意义时对不同符号特性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对不同符号体系之间相互关系的了解.随着计算科学的发展,多模态小品在本世纪开始流传.所谓多模态小品,是作者借用"小品文"的概念命名的,即生动活泼的说理抒情的短篇散文或作品,但它是多模态的.这些小品中的模态有不同的组合,如文字、乐曲、图象、动作.对同一语篇意义的表达可以采用不同模态.这些模态可以分别使用,也可以同步使用.在多种模态同步使用的情况下,其中一至二种模态是主体的,其余模态起陪衬作用.人们从一种模态发展为更多地使用另一种模态,这与社会进程是分不开的.
胡壮麟. 谈程雨民先生语言研究的基本轨迹-庆贺程雨民先生八五华诞. 当代外语研究. 2011;(9):1-4.Abstract
程雨民教授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的外语及语言学教学与研究,深研笃思,格物求真.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程先生就翻译了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论文,发表了研究俄语动词的论著(《俄语动词命令式》、《俄语动词假定式》等).七十年代末期,程先生发表了一系列论述英语语体的文章,
胡壮麟. 谈语法研究中的本位观.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1):2-8.Abstract
近年来汉语界对汉语语法研究中的"本位"理论出现不少评述.本文在简单回顾"本位"概念出现的历史和界定之后,对"本位"的理解和对有关理论模式的评估提出以下现点:要明确讨论的基础是句法学、语法学,还是语言学或广义语法学;对语言"本位"的不同理解和选择也是当代西方语言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之 一;从中西方语法研究中有关"本位"的讨论可以发现"本位"是语法研究中对切入点的选择;"本位"研究已从句法范畴向广义语法学发展;对"本位"的讨论不仅是汉语语言学的命题,也是普通语言学的命题;从层级式知识结构和水平式知识结构的关系讨论"本位"研究的积极意义.
张贵宾, 张立飞. 质岩中金红石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地学前缘. 2011;18(2):26-32.
郭建宁. "走出去",而不仅仅是"送出去". 人民论坛. 2011;(31):57.Abstract
18问为何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精彩语录: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郭建宁: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民族的复兴需要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中国改革开放持续30多年的快速
梁柱. 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启示-读《复兴之路》. 北京支部生活. 2011;(1):60-61.Abstract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近代,中华民族历经炼狱般的苦难、坚忍不拔的抗争、多条救国之途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历史发展的正确道路,获得了凤凰
周建波, 颜敏. 赵靖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历程及学术贡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1;(03):126-133+144.Abstract
赵靖先生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半个多世纪的研究生涯中,他拓展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提出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特有的研究模式,构建了科学的学科研究体系。赵靖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之路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的缩影。
梁柱.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与历史超越. 新视野. 2011;(6):11-14.Abstract
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人民中间广泛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但南京临时政府仅仅存在三个月时间,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到了袁世凯的手里.辛亥革命所以失败,从客观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从主观上说,还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和妥协性.把民主革命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联接起来,才有可能取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胜利,从而实现历史的超越.
郭建宁. 近十年文化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6):46-49.Abstract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认真回顾与审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文化建设,就是一个十分必要和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的论述试图从战略层面、学术层面、社会层面这三个维度展开.
胡建信. 近十年来中国POPs研究回顾及展望. 绿叶绿叶. 2011:30-35.Abstract
摘 要: 中国对POPs的关注始于八十年代初期,那时我们所依据的更多地是从国外得到的信息而非自己的研究结果。斯德哥尔摩公约的签署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POPs研究.这十年来.科研环境和研究能力大大提升.具体的研究成果也在逐步积累。国内POPs研究的硬件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在研究经验和研究方法.包括一些技术手段上,跟国外还有很大差距。未来我们更需要的是基于风险管理为目标的研究,对于一些新增的、毒性较弱的POPs,也需要我们去做更深入的毒性研究、风险和风险管理研究。
张维迎. 通胀本质上是财富的逆向分配. 农村工作通讯. 2011;(11):32.Abstract
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没有大的天灾,一定是个货币问题.现在物价、房价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过度的刺激政策,其必然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但现在是宏观政策出了问题,用微观控制的方式去解决.
张维迎. 通胀本质是掠夺民间财富. 中国中小企业. 2011;(9):12.Abstract
我们的政策应该更多地体现尊重市场,保护产权制度、自由竞争、自由准入,让市场的逻辑发挥更好的作用。现在市场上物价、房价上涨,根本原因是2009年之后采取了过度的刺激政策,太多的货币、太多的信贷注入经济体,其必然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政策出问题了,调整的过程应该更多通过市场去消化,而不应该错上加错。比如房地产问题,2009年初比较冷,房价往下跌,那时候该跌就让它跌,应该顺其自然,但我们不是,一看房价下跌,着急上火,马上出台了刺激政策,结果价格上涨,没过几个月,又出
胡泳. 道德恐慌. 商务周刊. 2011;(07):79.Abstract
<正>斯坦利·柯亨在他《民间魔鬼和道德恐慌》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条件、某个场景、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兴起,逐渐被界定为对社
梁柱. 邓小平晚年心系分配问题. 领导文萃. 2011;(5):79-82.Abstract
1989年11月,邓小平经中央同意退休。退休之后,他仍然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其中,分配问题是他晚年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他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从1990年4月到1993年9月,他谈及和着重谈及分配问题的就达六次之多。他直面现实而不讳言两极分化的出现,尖锐
梁柱. 邓小平晚年心系分配问题. 决策与信息. 2011;(4):11-12.Abstract
1989年11月,邓小平经中央同意退休。他仍然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其中,分配问题是他晚年思考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他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
梁柱. 邓小平晚年的分配思想探析. 湖湘论坛. 2011;(1):37-41.Abstract
邓小平晚年谈及分配问题就有达六次之多,见解深刻,期望殷切.他直面现实而不讳言两极分化的出现,尖锐指出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并富有预见地提出公平分配、共同致富是一个很大很重要的问题,希望能正确解决,造福人民群众.
张守文. 重视分配问题的经济法规制. 法制资讯. 2011;(8):63-65.Abstract
分配关乎国计与民生,直接影响政治安定、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纵观中外历史上的治乱循环、制度变迁,往往皆因分配问题而起,因此,对分配问题必须高度关注并予以有效解决.我国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始
胡泳. 阅读的未来. 读书. 2011;(12):63-73.Abstract
<正> 从"敬惜字纸"谈起"读写能力"(literacy)是传播史中经常会被讨论的一个话题。一个有读写能力的人,就是必须能读会写,或者像人们在语言教学中常说的,要做到听、说、读、写"四会"。读书写字这种行为也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识字,在现代的语境下,意味着一个人有沟通能力,或是能够在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中理解和交流
王一川. 阳刚本从阴柔来-看《岁岁清明》. 电影艺术. 2011;(5):48-49.Abstract
提起杭州城,人们总会想到柔媚的西子湖和芳香扑鼻的西湖龙井茶,也会想到苏东坡的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而总是把杭州城同阴柔之美联系起来.这样想象的杭州城市文化品格,自然多偏于阴柔,但有多少人还能想到它自有其阳刚一面呢?《岁岁清明》就让我经历了这样一次出人意料的突转:你品尝到一杯来自明丽的西子湖畔、紫云山麓的沁人心脾的明前茶,但茶味中却又浸透着深一层的别种刚猛滋味.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