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11
刘伟. 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经济研究. 2011;(10):20-21.Abstract
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是宏观经济均衡、持续增长的重要条件.货币政策的地位和运用是宏观经济理论长期争论的核心问题.金融危机使货币政策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如何从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的特殊性出发,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提升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对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孙祁祥, 郑伟, 肖志光. 经济周期与保险周期-中国案例与国际比较.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28(3):3-20,50.Abstract
本文使用研究经济周期的指标和方法,对保险周期的基本特征及其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保险业在1980~2008年间经历了频率相对较低、幅度相对较大的扩张型周期性波动;新兴市场国家和工业化国家保险周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前者波动幅度较大,主要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后者则主要取决于微观市场环境的变化.
刘伟, 蔡志洲. 经济增长放缓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导刊. 2011;(12):3-6.
刘伟. 经济失衡的变化与宏观政策的调控. 经济学动态. 2011;NULL(2):3-7.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现在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当代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将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如果制度和技术等创新力不足,在低效率下形成的高速增长会拉动各类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使总量失衡进入"滞胀"状态.我国现阶段的总量失衡的调控也必须防止"滞胀"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指出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较长时期的通胀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并提出了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思路.
贾庆国. 维护社会稳定,共促社会和谐. 中国政协. 2011;(9):37.Abstract
"青天"情结、法治缺位和过度承诺加剧了社会矛盾,使我们无法有效利用现有的制度工具处理问题、化解矛盾,对国家长治久安构成威胁.
蔡洪滨. 维持高社会流动. 新世纪周刊. 2011;(13):70-71.Abstract
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当一国人均GDP迈过3000美元的门槛之后,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即人均GDP在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长期停滞在某一个中等收入水平.
孙祁祥, 锁凌燕, 郑伟. 综合风险管理:"十二五"的新命题. 保险研究. 2011;(6):11-17.Abstract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双转"的第三阶段,即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的全面深化阶段.在这一阶段,"双转"期间的利益摩擦和冲突迅速凸显."十二五"期间,我国宏观社会经济面临金融风险、三农风险、生态风险、公共风险等"四大风险",其背后的风险因素包括强国与富民、先富与后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等"六大矛盾",这些矛盾和风险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风险应对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尽快建立国家层面的宏观综合风险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加快推动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格外注重推动公共政策决策机制改革,着力化解六大矛盾.
严家炎. 缅怀樊骏学长. 新文学史料. 2011;(2):4-6.Abstract
新年总是亲友间相互祝贺,分享节日快乐的一段时间。不过今年对我来说,仿佛有点特殊:元旦刚过几天,就遭受了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的病痛袭击,天天去医院输液、打针、治疗;才到一月十五日,又突然传来樊骏学长逝世的噩耗,更使我陷入极大的震撼和悲痛之中。我与樊骏先生都是上海人。四十年代后期念高中时,他在上海市内的麦伦中学,
厉以宁.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中国市场. 2011;(24):4-6.Abstract
本文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三种资本以及二元劳工市场的角度分析了导致城市居民和农民收入差距存在和扩大的原因,指出应通过农村产权的界定、人力投资的迅速加大以及鼓励农民创业,通过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厉以宁.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新路子. 决策探索. 2011;(24):22-23.Abstract
最近一年,笔者在云南、贵州、重庆、山东、山西、湖北等地方进行了考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就关于城乡差距的调查结果和观点谈一下个人意见.
吴慰慈. 网络时代公共图书馆工作发展态势. 图书与情报. 2011;(1):1,5.Abstract
一近现代公共图书馆工作发展阶段近现代公共图书馆工作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主要是依赖于传统的卡片目录,对图书馆馆藏进行组织,核心技术是手工标引、编目等传统的手段,这是一种先组式的资源组织模式。
聂华, 朱玲. 网络级发现服务——通向深度整合与便捷获取的路径.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1;69.
王锁劳. 美国中东战略布局的动摇及其后果. 现代国际关系. 2011;(3).
孙祁祥, 刘宇飞, 段誉.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影响. 中国金融. 2011;(16):45-46.Abstract
此次美国信用评级事件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其背后反映出来的美欧未来经济前景问题,而不是评级所造成的金融市场短期的动荡
胡泳. 群体悖论. 商务周刊. 2011;(Z1):108.Abstract
<正>"群体悖论"(paradox of groups)十分简单——没有成员就不存在群体,但没有群体也不会有成员,因为上哪儿有成员可当呢?从字处理软件到俄罗斯方块,单一用户类型的工具对于潜在用户只有一个简单的信息
周建波. 《老子》无为思想与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比较.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03):86-91.Abstract
《老子》是先秦最为光辉的哲学经典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经济思想,且与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理念有颇多相通之处。两者的政府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相近且都认识到了人民利益实现的重要性,但在立场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重要原因是两者不同的时代背景。
裘锡圭. 老子与尼采. 文史哲. 2011;(3):39-43.Abstract
老子与尼采的思想异中有同,同中有异。他们都处于社会发生重大变化,传统主流思想遭到强烈怀疑的时代,都反对传统,否定很多传统价值观念。然而否定传统之后走向何方?尼采要前进,老子却要后退。尼采肯定刚强、勇敢,谴责怯懦;老子则肯定柔弱、退缩,贬抑刚强、勇敢。在宇宙观上,老子把无目的、无欲望的道看作决定世界存在和运动的根本力量,尼采则把个别事物的"权力意志"看作类似的力量,不过尼采也认为世界在整体上是无目的的。老子和尼采所给出的宇宙运动模式也都是循环不止的,但是尼采充分肯定生命的价值,他对宇宙运动的视角是面向"生"的,这与他积极的人生观相应;老子强调万物都要回归于道,他的视角是面向"死"的,这与他消极的人生观相应。尼采不受传统束缚而勇往直前的创新精神,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老子消极的人生观,在总体上我们无法接受,但是老子的对立面转化、反对战争等思想,直到今天仍可指导我们的行为。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课题组, 徐苹芳, 严文明, 赵辉, 陈星灿, 许宏, 朱岩石, 杭侃, 袁靖. 考古学科“十二五”规划调研报告. 南方文物. 2011;(1):1-12.Abstract
一、"十一五"期间中国考古学的发现考古学的研究资料来自田野考古工作。"十一五"期间的田野考古工作量很大,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必然导致大量地下古代遗存被发现。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力量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一些从未登录的古代遗址同时被发现,为考古学界提供了大量新资料。但是真正有质量的资料还是来自那些有充分调研的,即通常所说带有明确课题意识的"主动发掘"的田野考古工作。
吴志攀. 股市是透明度最好、最有效率和法治化程度最高的市场. 证券法苑. 2011;4(1):18-21.Abstract
20年前,上交所的成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它是一个象征,它的发展壮大,说明了中国正在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同时它又是一个发动机,它对中国经济、中国社会乃至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回顾这20年来的发展变化,我想只能用沧海桑田来形容.利用这个机会,我讲两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也向在座的各位提出两个问题.
王晓全, 孙祁祥. 背景风险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保险市场的实证研究. 保险研究. 2011;(3):108-114.Abstract
保险需求理论研究表明,不可保的背景风险会增加投保人对可保风险的保险需求.本文把2003年发生的SARS看作一次自然实验,来检验背景风险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本文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邹-检验和时间序列结构突变检验方法,对存在背景风险时的保险需求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背景风险会增加投保人对可保风险的保险需求,但这种影响只具有短期效应.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