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13
王一川. 涵濡中的中国文艺理论长时段. 中国文学研究. 2013;(4):5-9.Abstract
在涵濡理论基点上综合布罗代尔的"长时段"概念、梁启超的三个中国之说和许倬云的五个中国之说,可形成观照中国文论涵濡进程的四时段阐释框架:第一段是中原的中国文化与文论,是指秦统一前在夏商周三代(含春秋战国)涵濡的中国文化与文论;第二段是中国的中国文化与文论,是指秦汉两代的中国文化与文论;第三段是亚洲的中国文化与文论,是指魏晋南北朝到清代的中国文化与文论;第四段是世界的中国文化与文论,是指自晚清中国被纳入西方主导的世界格局以来至今的中国文化与文论。这种考察可给中国文论研究带来新眼光。从涵濡视角考察中国文论,意味着把后者视为中国自我与外来他者持续涵濡的产物。从文化涵濡过程考察中国文论,要求把文论同更为宽厚的文化过程紧密结合起来,确认中国文论既是中国文化的产物,又是它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和特质的组成部分。
吴慰慈, 陈源蒸. 温故知新思未来-《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代序.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3;(1):119-121.Abstract
一在世纪交替之间,迎新辞旧之际,人们自然地回顾过去,思考未来.图书馆人也进行了研究历史的探索,出版了一些百年纪事之类的著作.但所论多较浮浅,未能深入展开.有的甚至叙述失真,结论有误.原因殊多,但史料缺失是其中之一.由于许多图书馆是在1990年代左右新建的,这些馆不仅民国时期的图书馆学著作未有入藏,就
郭怀成, 向男, 周丰, 王永华, 李发荣, 朱翔, 毛国柱, 于书霞, 李娜, 盛虎, et al. 滇池流域宝象河暴雨径流初始冲刷效应.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 2013;34:1298-1307.Abstract
为了有效理解滇池非点源入湖过程,选择滇池流域宝象河开展暴雨径流初始冲刷效应的初步研究.2009年雨季,在其干流沿程上、中、下游设置3个断面进行了初期3场暴雨及河道水量、水质同步观测,并提出降雨净冲刷量、负荷净冲刷量以及净冲刷径流平均浓度EMCn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宝象河TSS、TN、TP、高锰酸盐指数的EMCn、累积曲线M(V)随着河道沿程不透水地面比例和人口规模的增加而提高,TSS、TP负荷贡献率及其M(V)与降雨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而TN和高锰酸盐指数负荷贡献率则与降雨量表现正相关,其中TN中NO3--N所占比例随着降雨事件次数增加而逐渐降低;此外,提出的EMCn也被证实能有效消除各点位的基流及其负荷影响,相对冲刷径流平均浓度,更为真实反映且能放大沿程断面间、不同降雨事件间的暴雨初始冲刷效应的差异.
高伟, 周丰, 郭怀成, 郑一新, 杨常亮, 朱翔, 李娜, 刘卫红, 盛虎, 陈琼, et al. 滇池流域高分辨率氮、磷排放清单. 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学报. 2013;33:240-250.Abstract
氮、磷富集是我国浅水湖泊水质恶化和水生态退化的关键原因之一,但以往流域尺度氮、磷排放清单不足以精确识别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和满足地表过程数值模拟的分辨率要求.为了提高控源减排措施的针对性,以滇池流域为例建立其高分辨率氮、磷排放清单.通过现场调查、采样观测与资料收集,确定各污染源的活动水平和修正排放因子,基于GIS平台核算企业源(工业、第三产业)、生活源(城镇、农村)、城市源(暴雨径流)、农业源(种植业)等7种点源和非点污染源在110个子流域的氮、磷排放量(平均分辨率约5km×5km).主要结论包括:①2008年滇池流域氮、磷排放总量分别为10736t和542t,且以城镇生活点源为主,占72.7%和42.8%;②氮、磷排放空间异质性十分明显,子流域氮、磷排放总量分别为(97.6±291.7)t(1个标准方差)和(4.93±11.8)t,其中全流域70%的氮、磷排放量仅集中在占流域面积16.2%的10个子流域和37.9%的21个子流域,而排放量最大的是盘龙江上游(氮、磷分别占21.9%和20.2%);③各污染源的排放格局异质性也大,对于氮而言,除了滇池北岸城区和沿流域边界的外围子流域以城镇生活和种植业为最大污染源,东、南、西岸湖盆区大部分则以其他污染源为主;相比而言,磷排放的各子流域最大污染源差异性更大;④通过与传统分辨率结果的比较,高分辨率排放清单能够更为准确甄别排放格局异质性、污染类型等信息,更加有利于明确控源减排的措施、布局和规模.
林毅夫. 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什么?-获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感言. 国际经济评论. 2013;(1):3-10.Abstract
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林毅夫蔡李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所存在的各种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体。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只有从这种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出...
胡伟, 胡敏, 唐倩, 郭松, 闫才青. 珠江三角洲地区亚运期间颗粒物污染特征. 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学报. 2013;33:1815-1823.
张维迎. 理性思考中国改革. 新金融. 2013;(8):4-10.Abstract
我们必须学会用理性的态度思考中国改革.中国改革始终面临着权力结构、意识形态和知识等三方面的约束.对于现有体制下的利益格局问题需予以正视,对改革中利益受损者可进行适当补偿,以推动改革进程.改革应注重"机会均等第一,兼顾结果均等",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虑.削减政府权力可以遏制腐败并减少由此造成的收入差距.
戴静, 刘阳生*. 生物炭的性质及其在土壤环境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土壤通报. 2013;44(6):1520 – 1525.
刘阳生, 袁丽.; 2013. 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陶粒、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hina patent CN 2012 1 0205021.8.
胡泳, 郝亚洲. 用体验还原真实. IT经理世界. 2013;(12):120.Abstract
<正>制造"体验"的企业大多数都还停留在真实世界的感官层面,这也是曾经一直追求工业美学的诺基亚会输给更加注重操作界面的苹果的一个主要原因。2010年9月20日,作家露西·凯拉韦在《金融时报》的"商业生活"专栏上惊呼:"我已经找到了描述苹果荣光的文字"。她的狂喜是建立在对苹果专卖店的
李占宇, 刘阳生*. 电池企业铅污染土壤稳定化修复实验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2013;22(9):1608 – 1613.
马莉萍, 潘昆峰. 留还是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地选择与生源地、院校地关系的实证研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Internet]. 2013;34(05):118-124. 访问链接
郭建宁. 略论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9-12.Abstract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创造了经济奇迹,中国的经济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国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我们要在经济奇迹、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国。
王一川. 痴爱动人定律及其他-从《大红灯笼》看民族音乐剧故事元素. 艺术百家. 2013;(3):41-45.Abstract
本文考察了中国原创民族音乐剧《大红灯笼》的剧本故事元素问题.认为四大音乐剧的成功显示出痴爱动人定律的作用,这就是只有遇挫弥坚乃至不惜牺牲自我的痴爱才足以动人.小说原著相反带有泛悲剧特点,主人公之追爱不过是追权的替代品,未能凸显痴爱动人定律.《大红灯笼》在改编中虽尽力消除小说原著的隐患,但由于在痴权与痴爱之间徘徊而面临痴权难动人的窘况.修改措施在于增强颂莲的痴爱元素,突出其追爱不成才追权的情感逻辑.当前需打造面向广大普通观众、符合痴爱动人定律、带有通俗艺术特点而又不失文化品位的民族音乐剧.如此有必要研究欧美音乐剧在剧本故事元素方面的经验教训,明确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略,探索中国民族音乐剧自身的独特的艺术与美学道路.
王一川. 百年中国现代文论的反思与建构. 文艺理论研究. 2013;(1):62-67,75.Abstract
本文是对百余年来中国现代文论的一次批判性反思与建构,提出中国现代文论留下了历史经验:以中化西、以今活古、个群相融、上下通贯、物先于心、思艺共生并侧重思想内容、内在知识制度与外在知识制度保持适度张力。本文认为现代文论还留下偏向思维定势、思先于在定势、过度挪用定势、闭关排外定势、以制抑学定势等教训,进而主张在充分借鉴上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致力于21世纪中国现代文论独特品格的建构,为此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坚持以中化西的思想路线,弘扬以今活古的思想原则,灵活处理个群关系,加强以雅导俗,既重物质现实而又趣味高远,形式配合思想,知识制度保障学术健康发展。
刘伟. 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求是. 2013;(9):22-25.Abstract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约束条件的变化,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以创新推动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在把握历史机遇的同时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实现中国经济均衡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刘伟. 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上海集体经济. 2013;(3):11-14.Abstract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约束条件的变化,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以创新推动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在把握历史机遇的同时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实现中国经济均衡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刘伟. 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中国军转民. 2013;(11):9-11.Abstract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约束条件的变化,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以创新推动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在把握历史机遇的同时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实现中国经济均衡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我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经过35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数量指标来看,2012年我国GDP总量达51. 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约24倍,年均增长
刘伟. 着力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中国产经. 2013;(5):6-7.Abstract
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约束条件的变化,以制度创新推动技术创新,以创新推动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而在把握历史机遇的同时有效应对严峻挑战,实现中国经济均衡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我国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经过35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数量指标来看,2012年我国GDP总量达51.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约24倍,年均增长约9.8%,按现行汇率折算
杨钋, 史祎美. 硕士生求职就业中的性别差异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 2013;(3):62-68.Abstract
随着研究生扩招和女性研究生比例的提高,女性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因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的改善,劳动力市场中仍然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通过对2005年和2009年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求职过程方面,2009年女硕士倾向于把中介和亲戚朋友作为求职信息来源,她们更重视工资待遇,但是她们的求职面试比和求职花费均低于男性。在就业满意度方面,2009年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性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比方面的优势显著地提高了他们的就业满意度。2005年男性与女性的求职过程无显著差异,而且两性的求职过程对就业质量无显著影响。两年相比,两性毕业生的求职策略和行动随时间日益分化,但求职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尚未完全转化为就业质量的性别差异。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