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12
欧阳荣彬, 樊春, 来天平
.
一种面向单点登录的统一身份认证框架
. 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 2012:133–135.
汪琼 冯菲 刘萨 汪滢 陈
.
下一代的学习:愿景、创新和可能性——第七届亚洲地区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纪实
. 远程教育杂志 [Internet]. 2012;(4):1-17.
访问链接
Abstract
第七届亚洲地区数字化学习国际研讨会(eLFA2012)的主旨之一,是围绕教育教学创新、教学新技术、数字一代的学习、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邀请各国、各校学者介绍其成功的经验,共同反思探讨针对现存问题的可行性改进策略;主旨之二,是联系教育信息化的当前发展水平与趋势,探查未来教育技术领域可能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问题,探索未来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走向,并在此基础上共同展望与畅想"下一代"的学习者在我们共同努力营造的"下一代"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中,能充分利用先进的学习支持技术,便捷地获取所需的学习工具与资源,真正实现人人、时时、处处及多样化地进行学习的美好愿景。本次大会的专家报告、学者视点精彩纷呈,通过全景扫描的综合视角对数以百计的与会人员所关注的话题及其相关讨论进行整理后发现,电子书包(或电子课本)、云学习、学习环境、社交媒体(或社交网络)、学习元、连接性的学习、学习风格、学习分析、学习反馈与绩效评估等及其相关支持技术,在可预见的数字化学习未来图景里,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与持续关注。
姚洋
.
不一般的大众经济学-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 现代企业文化. 2012;(19):92.
Abstract
郭凯在哈佛读书的时候开始写博客,很快受到青年学生的追捧.几年下来,结集为《一沙一世界:郭凯经济学札记》出版,成为畅销书.这次他再接再厉,把在《华尔街日报》中文网发表的专栏文章结集成书,取名《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王二是虚构的人物,在郭凯的故事里,他一会儿是佃农,一会儿是进城的打工仔,一会儿又摇身一变成了小企业老板或写字楼里的小白领.总之,他是中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透过王二时而平淡、时而光怪陆离的故事,郭凯把中国重大的经济问题信手拈来,把本来深奥枯涩的经济学原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普通读者.
吕晓蕾, 韦琳, 刘阳生*, 曾辉
.
不同氯化物作用下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挥发特性研究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48(1):133 – 138.
王一川
.
专家点评与亮分
.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27):44.
Abstract
生活中,母子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我们的孩子往往会嫌弃妈妈的唠叨,部分孩子会觉得母亲对自己疼爱是理所当然的.《替妈妈想想》,这个题目能有效地启发孩子们以新的视角看待母子关系,从而纠正那些习以为常的偏见.朱荣河同学的《替妈妈想想》以第二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角度新颖;文中的一些生活细节也刻画得栩栩如
李广建
.
专题:提供个性化与人性化的信息检索服务
. 图书情报工作. 2012;(9):10.
Abstract
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多种查找信息资源的手段.一个信息检索系统要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已经不仅仅是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的问题,而是要有更个性化与人性化的服务,有更具亲和力的展示
林毅夫
.
世界经济复苏前路漫漫 发展中国家能做些什么?
. 财经界. 2012;(1):52-53.
Abstract
当天气预报员无法预测飓风的确切路径时,他们往往告诫当地居民要"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准备"。这句箴言也同样适用于当前的全球经济气候和发展中国家的前景。
张维迎
.
两种思潮阻碍中国改革
. 商界(评论). 2012;(8):34.
Abstract
中国模式论和改革失败论思潮看起来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迷信政府的力量,不相信市场的逻辑;迷信国情和特色,不承认普世价值.
胡泳
.
个人信息不要“裸奔”
. IT经理世界. 2012;(03):15.
Abstract
<正>出事了,大家只有面面相觑,问:"下一个被黑的是谁?"在中国,必须抓紧对隐私、个人数据保护进行专门立法。2011年4月索尼游戏主机网络遭黑客入侵,全球7700万用户资料被窃取,包含
吴冰冰
.
中东伊斯兰教派矛盾的新变化
. 西亚非洲. 2012;(05):34-45.
Abstract
伊斯兰教逊尼派和什叶派存在差异和矛盾,但这并不必然导致冲突。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后,什叶派的教派意识得到强化。总体而言,教派矛盾是表象,中东战略格局演变是实质。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意图导致中东地区形成亲美和反美阵营对立的战略格局。反美阵营包括多个逊尼派政权,伊朗并非核心,因此两个阵营的对立并没有被赋予教派矛盾的色彩。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反美阵营多为什叶派力量、伊朗成为核心,突出教派矛盾有助于孤立伊朗、掩盖美国霸权意图、维护海湾阿拉伯国家,因此,从教派矛盾视角分析中东局势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2011年中东变局发生以来,埃及淡化教派矛盾与伊朗改善关系,沙特等国则强调教派矛盾对抗伊朗,这反映了中东战略格局演变的新趋势。
吴冰冰
.
中东变局与土耳其模式
. 读书. 2012;(11):75-80.
Abstract
<正>昝涛的《现代国家与民族建构——二十世纪前期土耳其民族主义研究》是国内近年有关土耳其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梳理了十九世纪后期至二十世纪前期奥斯曼帝国向现代土耳其演变的过程中奥斯曼主义、泛伊斯兰主义、土耳其主义和土耳其史观等思潮的演变,尤其着力
昝涛
.
中东变局中的叙利亚动乱
. 成功. 2012.
蔡洪滨
.
中关村科学城的发展与展望-打造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
. 群言. 2012;(2):4-7.
Abstract
2011年10月,《中关村科学城发展规划(2011-2015)》正式发布,为科学城的未来描绘了美好前景.这是机遇,也是挑战.要把愿景变成现实,任重而道远.为此,民盟北京大学委员会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中关村科学城的发展与展望-21世纪的科技产业与文化"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关村科学城如何实现科技产业发展与文化教育发展相结合等主题进行探讨,为中关村科学城的建设献计献策.现将部分发言编发如下.
段宝林
.
中华龙与龙的传人
. 寻根. 2012;(1):4-10.
Abstract
龙是中国远古的图腾,后来又成为皇权的象征.故宫太和殿就有一万多条各种龙的形象.辛亥革命以后,皇权灰飞烟灭,于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又都成了"龙的传人"."神龙"在中华大地腾空飞翔,有八千多年.它神妙无比,出云入雾,往往使人看不清它的真面目,"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片面观点屡屡出现,说明它的影响着实不小.
段宝林
.
中华龙图腾浅说
. 文化学刊. 2012;(3):102-112.
Abstract
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这是大家常常说的口头语,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大众一般都认同是因为龙是我们中华民族远古的图腾.然而至今还常常看到一些文章或著作否定龙为图腾的观点.这就说明,龙的来源和本质问题,是非常复杂的.对龙的起源与图腾本质,还需要作更多的分析和论证.
冯金敏, 颜鍠鍠, 张博雅, 张剑波
.
中国HFC-23排放预测与CDM项目的影响分析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nternet]. 2012;48(2):310-316.
访问链接
Abstract
基于我国HCFC-22的消费需求,预测了我国HCFC-22生产量的变化趋势和相应的HFC-23的排放量,阐述了我国HCFC-22产量增长是源于经济发展和相关行业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因而生产增长是合理的:估算了我国HFC-23潜在排放量以及实施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对减排温室气体产生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实施的HFC-23分解CDM项目年减排量为6679万吨CO2-eq,预计到2015年,我国年产出HFC-23约1.6万吨,通过CDM项目销毁6000吨,占产出量的36%,大约排放1万吨,即仍然存在1.2亿吨C02.eq的减排空间。此外还分析了国际社会各方对HFC-23减排CDM项目的立场和对策。
包茂红
.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公共外交(合编)
. 新华出版社; 2012.
蔡洪滨
.
中国为什么创新这么难?
. 中国制衣. 2012;(3):10.
Abstract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于这种思想交流的重视程度不够真正要创新就要有足够多的思想平等交流这就要有文化基础打破层级制和等级制.我们说苹果的伟大这个过程并不是乔布斯一个人闭门造车出来的.乔布斯自己的伟大不是他想出来这些技术细节而是他对各种idea有各种判断力然后能把不同的idea串在一起形成一个技术完美结合的产品.
王一川
.
"中国之眼"及其它-蒋彝与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
. 当代文坛. 2012;(3):9-11,26.
Abstract
本文尝试以蒋彝湖区游记阐释为个案,探讨全球化时代跨文化对话问题.蒋彝的自我阐释着眼于异中见同.里德从中见出全人类的共通性.贡布里希伸张知觉图式及心理定势的作用.布列逊强调作为符号系统加以重新分析.今天也可从中国旅行者角度重新思考跨文化对话中若干因素的综合作用.但重要的不是上述诸家谁是谁非,而是他们各自的理论范式及其他背景因素的作用.这一个案的启示在于,中国画家在全球化时代与其他民族展开跨文化对话时,根本上为的是寻求全球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而又有主见及尊严的生存.这不是单一民族的独存及独善,而是多民族间的共存及共善.艺术无疑可以成为全球化时代多民族共存及共善过程中的一种有效媒介.
王博
.
中国人文传统的承续与发展
. 河北学刊. 2012;32(1):3-4.
Abstract
2010年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陈来学术论著集(十二种),这是继陈寅恪、钱钟书之后,三联书店推出的第三位清华学者的文集.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学研究、儒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发展,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与三联学术出版中心于2011年3月26日在清华园联合举办陈来学术论著集出版座谈会,谢维和、李昕、万俊人、王博、何怀宏、张学智、胡军、肖鹰、舒炜、高瑄、梁枢、段伟红、辛鸣、曹峰、强昱、向世陵、彭国翔、干春松、郑开、杨立华、吴增定、唐文明等首都高校学者参加了座谈.发言稿经翟奎凤整理和参会学者审定,现将部分内容刊发出来与读者共享.
Pages
« 首页
‹ 上页
…
513
514
515
516
517
518
519
520
521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