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05
厉以宁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管理教育-管理教育与中国的经济改革
. 北大商业评论. 2005;(11):44-48.
Abstract
近些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的管理教育不断发展,同时,管理教育也凸现了其对社会经济进步的巨大作用.通过不懈努力,我国的管理教育已经培养了一批对本土化管理和经济改革研究颇具创新的队伍,成为一股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刘伟
.
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的波动及其趋势考察
. 经济学动态. 2005;(11):29-34.
文东茅
.
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4):25-30.
Abstract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存在着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等不同理论观点的分歧.依据1998和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理论在我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各种理论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这表明了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同时也为我们有效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思路.
文东茅
.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5):16-21.
Abstract
该文通过对1998年和2003年两次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绩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在学业成绩和就业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入学机会和就业率方面女性则明显低于男性,而较低的高考成绩和较少的工作机会则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程朝翔
.
战争对于莎士比亚的利用:一个文学为社会所用的个案
. 外国文学研究. 2005;(2):46-53.
Abstract
文学经常在战争中为人所用.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提出了"革命文艺"的理论;中国翻译家也以莎士比亚作为文化象征和武器,反抗日本法西斯.在西方,本雅明认为"政治的审美化"会以战争而告终.在今天的伊拉克战争中,莎士比亚被用来支持或者反对战争.文学可以被社会正当地利用,但也可以被误用或者滥用.该文主要涉及国际政治和战争对于文本之外、纯粹作为文化符号的莎士比亚的利用,而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则涉及莎士比亚文本和电影在战争中的利用.
胡泳
.
战略图
. 商务周刊. 2005;(18):96.
Abstract
<正>“平衡记分卡”(BSC,BalancedScorecard)的两位创始人罗伯特·卡普兰和戴维·诺顿,2004年出版了新书《战略图: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战略图(strategyrmap)是一种有关组织如何在无形资产和价值创造之间建立联系的示意图,它把组织的战略目标同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目标(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用清晰的因果链条勾连起来。
胡泳
.
技术管理提高企业智商
. 21世纪商业评论. 2005;(04):19.
Abstract
<正> 在目前的形势下,掌握某一先进技术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不过,一旦竞争对手获得了相同的技术,这种优势很快就会丧失殆尽。为了使竞争优势能够持久,公司的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管理技术资源。如果一家企业拥有将技术获取和技术应用融合于组织中的能力,那么,这家企业便可以说是获得了不易为竞争对手模仿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也可以将其称为核心竞争力——这个众说纷纭的词,从来指的就不仅仅是纯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包括技术与整个组织(如生产、财务、
林毅夫, 潘士远
.
技术进步越快越好吗
. 中国工业经济. 2005;(10):5-11.
Abstract
技术进步越快越好吗?该文在内生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内,构建一个模型来研究当通过选择专利保护强度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政府所应选择的最优技术进步率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政府在实施专利保护时所应该考虑的各种因素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该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对技术进步是否越快越好的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
吴敬琏, 郭树清, 秦晓, 殷介炎, 康义, 林毅夫, 乌杰, 谷永江, 张光瑞
.
抓紧基础研究和尖端技术应用研究的投入和管理体制改革案
. 中国科技产业. 2005;(3):28-30.
梁柱
.
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意义
. 高校理论战线. 2005;(8):11-17.
Abstract
6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1 00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关系国家存亡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两个战场,在中国抗战的统一体中,是既互为依存又相对独立的,它们都为抗战伟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应指出,中国共产党以其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坚韧的牺牲精神,以其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使之在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敌后解放区军民的艰苦奋战,无疑对坚持长期抗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共始终把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作为这个时期的两大战略目标,在抗日战争中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抗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大觉醒、大动员,正是这种觉醒和团结的力量,使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百年衰微走向新辉煌的一个重要起点.
严家炎
.
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与文学(专题讨论):救亡与启蒙的二重奏-对抗战文学的一点认识
. 河北学刊. 2005;25(5):166-167.
Abstract
中国抗战时期产生的一些优秀作品,如丘东平、萧乾等作家的作品,至今读来仍令人血脉贲张,心潮难平.主人公虽然赴难了,但读者心中留下的却是一种悲壮或悲愤之气.这大概是被侵略国家人民所特有的感受,是被压迫得几乎要当亡国奴的地位使然.
保罗.米尔格罗姆, 蔡洪滨
.
拍卖机制在国资改革中应有作为
. 中国拍卖. 2005;(5):18-19.
Abstract
中国国有资产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引入拍卖机制。政府在应用拍卖机制处理国有资产时,首先要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主要是要出售什么样的资产、通过拍卖要达到什么目标,等等。政府在拍卖国有资产时往往是多目标的,如要保证原国有企业雇员的就业,要考虑收入分配效应,这些考虑将对拍卖的设计产生重大影响。另一个值得深究但往往被想当然的问题是,把什么放入你要拍卖的资产包?实物资产可能被分割或者合并出售,而非实物资产可能和实物资产
姚洋
.
拒绝道德斜坡
. 财经. 2005;(24).
Abstract
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的知识分子,是不应该以眼球和听众的多寡为导向的,也不应该比试谁的观点更极端;否则,中国知识分子就真的要发生"集体堕落"了.
林毅夫
.
按比较优势发展实现分配公平
. 财经. 2005;(22).
Abstract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需要创造条件使国民经济快速、平稳增长,同时使穷人收入增加的速度高于富人收入增加的速度,才能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林毅夫
.
按照比较优势选择产业政策
. 中国发展观察. 2005;(7):24-28.
颜海英
.
探索·古埃及
.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厉以宁, 桑助来, 辛鸣, 张旭
.
探讨地方政府绩效考评
. 时事报告. 2005;(9):34-41.
Abstract
地方政府做得怎样?标准是什么?谁来评判?是政府改革中一个非常重要又十分复杂的问题。目前,不少地方政府开始摆脱自我总结、自我评判的旧模式,积极探索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新思路、新体系。面对改革的新尝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几位管理和绩效评估方面的专家提出了自已的思考。
田红成, 李笑难, 周昌令
.
支持 IPv6 协议的 DNS 系统
. 教育信息化. 2005:24–25.
刘伟
.
收入分配的失衡根本在于发展失衡
. 新财经. 2005;(11):108.
Abstract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二元性特征在强化,不能不说是经济发展质量方面的严重损失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一切社会经济矛盾之所以存在,之所以严重,其根本原因,首先在于经济不够发展。就拿我国现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的收入分配失衡问题来说,与其说是一个利益分配问题,还不如更准确地说,它首先是一个发展失衡问题。
宋立刚, 姚洋
.
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2):17-31.
Abstract
通过对1995-2001年683家国有企业的调查,该文研究了改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解决了转型经济文献中经常遇到的遗漏变量和选择性偏差问题.结果显示,改制对企业的利润率有显著的正影响,但是对单位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较弱或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了明显的时间趋势,改制效果对于那些具有中等长度改制历史的企业以及在1997-1999年问实施改制的企业最为稳定.
Pages
« 首页
‹ 上页
…
831
832
833
834
835
836
837
838
839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