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12
胡泳
.
创造者经济与传统管理学的终结
. IT经理世界. 2012;(23):26.
Abstract
<正>今天,最成功的管理故事都不是公司的胜利,而是对公司的颠覆的胜利。2012年7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发表了一篇题为《制造业的未来在美国而不在中国》的文章,作者杜克大学企业家精神与商业化研究中心主任Vivek Wadhwa预言:"技术进步将使中国的制造业像过去20年里美国制造业那样迅速衰落。"他认为,未来将出现一种"创造者经济",届时大规模生产将被个性化生产所取代。
沈志强, 吴为中 杨春平 陈佳利, 王建龙
.
利用淀粉基共混物作为反硝化固体碳源的研究
. 环境科学. 2012;33.
郭建宁
.
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 兵团建设. 2012;(12):35.
Abstract
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如果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民生建设更多是强调"建设"、"建立",那么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则更多表现为提高、加强、改善,"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具体到教育、就业、收入、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中,都体现出提高层次、提高水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要以
樊春
.
北京大学: 让服务智能推送
. 中国教育网络. 2012:21–22.
蒋钦, 李宁
.
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早期体育发展的历史比较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2):25-30.
Abstract
通过回溯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早期的体育史,分别对蔡元培和周诒春、蒋梦麟和梅贻琦这两个时期的北大、清华体育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指出北京大学在早期的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一以贯之的体育传统,而清华大学从一开始就注重体育氛围的培育,形成了较为连续的体育传统.两所学校各自体育文化的形成受到相应的文化背景、教育思想、校园环境、经费支持等因素的影响.
朱强,王波,范凡,姚伯岳,邹新明,别立谦
.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大学图书馆学报
. 2012;(6).
杨旭, 宋式斌, 樊春, 彭一明
.
北京大学数据中心备份系统建设
. 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 2012:53–57.
刘伟
.
区域经济结构演进与宏观调控方式转变
.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2;13(2):4-9.
Abstract
我国经济区域结构演变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即经济区域间发展水平的梯度性正逐渐转变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为突出增速转向转变结构创造了条件;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正从规模扩张为主向结构转换发生历史性变化.这些新特点对宏观调控中央与地方关系提出了新要求,在宏观调控的经济增长速度、预期调控指标设定,主体功能区发展,区域发展极布局,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统一等方面,都必须尊重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在实现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刘伟, 蔡志洲
.
十八大两个“翻一番”意味着什么
. 社会观察. 2012;(12):16-18.
Abstract
十八大上提出的新增长目标(总量翻一番或年均增长7.2%),实际上是要求在未来的八年里,中国要取得比十六大、十七大预定目标更大幅度的经济增长.
沙宗平
.
华人学术处境下的伊斯兰教研究:以伊斯兰教“吉哈德”为例
. 华人学术处境中的宗教研究. 2012.
王一川
.
历史影像再现中的价值取向-以21世纪头十年四部国产片为例
. 当代文坛. 2012;(1):15-18.
Abstract
本文尝试分析21世纪头十年四部国产片《英雄》、《三峡好人》、《集结号》、《让子弹飞》,认为它们中存在崇高与卑微、大义与小义等价值中突与含混,导致某种价值迷乱的出现.历史视点选择上的混淆、特别是个人视点的迷失,是导致价值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价值迷乱又与影片创作团队的创作力量分布重心有关,在注重观赏效果与价值视点的清醒选择之间陷入困窘.而缺乏清醒的价值理性和价值取向是不能侈谈"电影强国"的.
厉以宁
.
双向城乡一体化显露生机
. 决策探索. 2012;(22):16-17.
Abstract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城乡经济社会总的来说都在快速发展,成就显著。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并成为实现社会安定和谐的障碍。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切实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首先必须弄清楚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有的观点我曾撰文介绍过,这里结合最近一些调查的情况谈谈我的新思考。
刘伟
.
反“专业主义”的“专业批评”——评邵燕君《新世纪文学脉象》
.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2;(2):135-139.
Abstract
宣称文学批评陷入危机的声音,自1990年代以来,一直不绝于耳.那些从1980年代走过来的学者和批评家,常常忘情地沉浸在他们经历过的那个黄金时代.然而,当一个时代过多地被谈论,甚至变成怀旧的对象时,说明它已离我们远去.我们必须认识到,文学批评在今天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在社会科学逐步成熟,各种理论纷至沓来的时代,文学批评变得没有以前好玩,①几乎
沙宗平
.
《古兰经》的对话原则与对话实践——从《古兰经》和《圣经》若干经文看伊斯兰教的对话观
. 文明交融: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对话. 2012.
颜海英
.
古埃及语言文字与文化
.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段宝林
.
台湾民族文化的源流初探
.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2;(1):1-8.
Abstract
从台湾文化最初的源头开始,以大量的事实证明,台湾最早的居民是由东山陆桥到台湾的古越人.台湾原住民的民族文化就是古越人的文化,这在台湾考古文物和民俗文化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证据.对于认为台湾原住民文化来自南岛的观点,也进行了分析,指出南岛文化的历史远比台湾雅美人等原住民的历史为短.台湾原住民的语言和文化,同大洋洲波利尼西亚居民的语言和文化有相似之处,是由于他们都是古越人的后裔,台湾也可能是古越人去南岛的中间站.当然,台湾有些民族是从南岛迁徙回来的,那已经是很晚的事情.故而台湾最原始的文化源头是在祖国大陆,这是众多人类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民俗学家、文化学家们公认的事实.
综合课题组;*李力行
.
合法转让权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
. 国际经济评论. 2012;(2):127-139.
谢立中
.
后社会学:探索与反思
. 社会学研究. 2012;(1):1-26,243.
Abstract
"后社会学"一词指的是一种与传统社会学有所不同的社会研究思路,"后社会史"和"多元话语分析"可以视为它的两个具体范例."话语建构论"和"多元主义"是"后社会学"的两个核心理念.促使人们意识到作为我们人类经验、思考、言说对象的所有"社会"现实都只是一种由人们在特定话语系统的引导和约束下建构起来的"话语性实在",这是"后社会学"范式的主要意义所在.人们对"后社会学"的许多批评有的是出于误解,有的禁不起深究.
刘月悦, 丛治辰, 刘伟, 马征, 梁盼盼, 陈新榜, 范芊婀, 龚自强, 白惠元, 易飞, et al.
向外转的文本与矛盾的时代书写——格非《春尽江南》讨论
. 小说评论. 2012;(1):105-116.
Abstract
陈晓明:2011年,格非的《春尽江南》出版,引起文坛热烈关注,从《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格非的三部曲全部收官.格非在80年代中后期崛起于文坛,曾经以先锋派的姿态引领小说变革创新之风.几十年过去了,其中格非也不乏有作品陆续问世,但如此集中于三部曲来讲述20世纪中国的故事,无疑是一项不小的文学行动.从去年以来,我们讨论当代长篇小说已经进行了五六次.
汤一介
.
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5-11.
Abstract
一、16世纪中国的明末发生过一场不同于西方"启蒙运动"的"启蒙思潮"康德(1724—1804)提出"要敢于运用理性"作为"启蒙运动"的口号。美国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在《新全球史》的《启蒙运动》一节中说:"牛顿(1692—1727)的宇宙理论如此完美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过科学领域。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
Pages
« 首页
‹ 上页
…
529
530
531
532
533
534
535
536
537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