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敬维博士1985年毕业于江西大学并获生物学学士学位; 于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获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于1994年至1999年在Mount Sinai 医学院 Heidi Stuhlmann 教授实验室进行小鼠发育遗传学的博士后研究; 1999年至2002年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Mark C. Fishman教授实验室进行斑马鱼发育遗传学的研究。于2002年被聘为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 于2008年被晋升为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大学医学院 tenure-track助理教授;于2005年9月起任麻省总医院医学系血管发育生物学实验室主任。熊博士于2008年10月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心血管发育实验室主任、教授。曾获得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 K01青年学者奖和哈佛大学Milton学者奖。
熊博士利用小鼠及斑马鱼的正向(随机突变)及反向(定点敲除)遗传学的手段在研究血管干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的分子机理方面进行了多项原创性的工作。在Dr. Stuhlmann的实验室,他设计并实施了利用gene-trap的方法在小鼠胚胎干细胞及胚胎中进行发育相关基因的大规模筛选 (Xiong et al., 1998)。通过该项筛选发现了多个重要基因,如在血管发育中非常重要的基因Vezf1和 Egfl7 (Xiong et al., 1999a; 1999b; Leahy et al., 1999; Kuhnert et al., 2005)。在哈佛大学医学院,最先发现斑马鱼cloche位点的遗传及物理定位,发现lycat是cloche的候选基因 (cloche是一种经典的血管内皮和血细胞缺陷的遗传突变体),并系统分析了Lycat基因在血管内皮和血液干细胞发育中的关键作用 (Wang et al., 2007; Xiong et al., 2008)。
熊敬维教授利用斑马鱼和小鼠作为遗传模式生物,研究心血管系统发育和再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他目前的研究包括1)利用转基因及基因敲除斑马鱼及小鼠模型,研究Lycat和下游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和血液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2)利用新的化学诱导的斑马鱼遗传突变体研究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机制;3)利用斑马鱼和小鼠研究成年心脏再生的分子遗传机制。
熊敬维教授利用斑马鱼和小鼠作为遗传模式生物,研究心血管系统发育和再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他目前的研究包括1)利用转基因及基因敲除斑马鱼及小鼠模型,研究Lycat和下游基因在血管内皮细胞和血液干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功能;2)利用新的化学诱导的斑马鱼遗传突变体研究心血管系统的发育机制;3)利用斑马鱼和小鼠研究成年心脏再生的分子遗传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