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19
范凡. 中日图书馆学交流65年(一八九九-一九六四)历史探微.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9.Abstract
中日
范凡,吴淑娟. 王云五四角号码法在日本的推广应用. 图书馆论坛. 2019;39(12):63-68.
2018
范凡. 北京大学日刊与北京大学图书馆(1917-1932). 北京: 海洋出版社; 2018.
范凡. 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的起始时间. 图书馆论坛 [Internet]. 2018;(12):96-104. 访问链接Abstract
目前普遍认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始于1947年王重民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建立的图书馆学专修科。文章依据1920年以来有关北京大学图书馆学发展的史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早在1920年北京大学决策层就对图书馆专门人才培养有系统的规划,一面选拔毕业生到欧美学习图书馆学,另一面打算在本校添设图书馆学专科培养图书馆员。1924年袁同礼留学回国后在北京大学教育系开设图书馆学科目,1937年严文郁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开设图书馆学选科,1947年王重民、袁同礼、毛子水等在北京大学文学院开设图书馆学专科。尽管处于不同时期,但它们之间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从而得出"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教育起始时间最迟不晚于1924年"的结论。 
2016
王余光、范凡. 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续编(全20册).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6.Abstract
本书主要收录清末民国时期各种图书馆学专著,包括图书馆学通论、图书馆管理法、分类编目、目录学、图书馆事业史等5类。凡正编未收的各类图书馆馆史资料,附列于后。共收录相关文献一百余种。对于图书馆学研究者来说,它不仅是一部史料集,其中的很多探索仍具有现实参考价值,是图书馆学专业必备的基本文献。
范凡. 从目录学到书志学——20世纪前期目录学在日本的研究与发展.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06):117-129.Abstract
目录学和Bibliography分别是中西方研究图书的学问,这两门学问本来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因在日本发生了交汇,而产生了一门新的学问——书志学。书志学不仅在日本日渐发达,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被输送到中国,引起了一定反响。本文通过系统梳理20世纪前期日本书志学著述,揭示中国目录学对日本书志学的深刻影响、书志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发展状况,指出在20世纪前期书志学不仅在理论上取得丰硕成果,而且作为方法论在实践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随着书志学研究范围的扩大,以长泽规矩也为代表的日本图书馆界决定以图书学取代书志学作为这门学问的名称。尽管书志学的概念式微了,但书志学的研究成果就像目录学的研究成果一样不会过时,作为一门后发的学问,它所具有的起点高、眼界宽的特点,更值得中国目录学研究者借鉴。
范凡. 图书馆学翻译先驱杨昭悊及其译著小考.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05):28-32.Abstract
杨昭悊不仅是我国第一本体系完备的图书馆学著作的作者,还是第一位把日本学者田中敬的《图书馆学指南》和《图书学序论》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学者,也是《图书馆员之训练》的译者之一,他的借助于翻译图书馆学书籍以养成图书馆人才的主张,以及他为翻译东西方图书馆学著作付出的巨大努力值得我们尊重和效仿。
范凡. 一部同中国社会发展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的图书馆事业史——评《20世纪以来中国的图书馆事业》. 大学图书馆学报 [Internet]. 2016;34:121-125,102. 访问链接
范凡. 试析日本最早的图书馆杂志《东壁》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 2016;(1).
范凡. 日本图书馆史研究概观.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6;(1).
2014
范凡. 索传军主编《中国图书馆学学科史》第四章 中国图书馆学的确立.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范凡. 杜定友访日开启中日图书馆学双向交流的“圕时代”.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4;(4).
王余光主编,范凡等选辑. 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4 pp. 共22册.
2013
王余光,熊静,范凡. 2012年我国文献学研究进展.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3;(5).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