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23年暑假夏令营-直博生免试推荐招生

二月 22, 2023

2023年拟招生2024年9月入学研究生:博士1名

参加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夏令营,招生免试推荐直博生1名。

专业要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化学或其他相关专业

《十面“霾”伏: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转化》网络公开课圆满举行

十一月 15, 2021

        秋冬季节是华北大气环境污染的高发时期,为促进学术成果向大众传播,增加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的认识和防护能力,发扬北大环境人的责任担当,11月15日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北大学堂,成功举办了《十面“霾”伏——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转化》讲座。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松担任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本次讲座于北大学堂官网、APP,以及百度、哔哩哔哩、微信视频号、微博、抖音、快手、爱奇艺和凤凰网等9个平台同步播出,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超过44.2万人次。

        讲座伊始,郭松副教授援引中国古诗文、西方名画,以生动幽默的方式阐释了中西方古人对“霾”的认识,引入讲座主题。郭松指出,“雾”和“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雾和霾的关键在于含水量,一般人可以通过“太阳升起时能消散的是雾”来进行简单的区分。

        在对“霾”的成因分析中,郭松副教授详细介绍了“霾”的元凶——大气气溶胶的概念,利用气溶胶相关光学原理,向观众解释了“天为什么是蓝的”、“夕阳为什么是红的”等日常生活中有趣的自然现象。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大气气溶胶测量技术与实验》课程师生赴山东德州空气质量超级站实习

五月 29, 2018

        为了学生更好的了解大气污染最新的监测的技术,2018512日至13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选修《大气气溶胶测量技术与实验》课程的十余名同学在郭松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位于山东德州平原县的空气质量超级观测站考察实习。

        此次实习是《大气气溶胶测量技术与实验》课程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课堂上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能实地接触大气污染监测的最前沿技术,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融会贯通。实习过程中,郭松老师和正在超级站开展科研工作的研究生一起为同学们系统和细致的讲解了整个观测的系统设计、监测设备的构造、原理与使用方法。讲解过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移动实验室外部的采样头、切割头等的物理构造,到内部的SMPS数谱仪、GAC等测量气溶胶粒子各项参数的仪器;从基本的采样环节,到计数、分析等各个过程的物理与化学原理,同学们都进行了现场学习,并与课堂内容进行比较,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18年招生信息

五月 5, 2018

2018年拟招生2019年9月入学研究生:博士1名,硕士1名。

专业要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化学或其他相关专业

2018年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五月 5, 2018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定于2018715-18开办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对环境科学与工程感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到北京大学进行集中交流,增强科研兴趣,拓展学术视野,明确研究方向。主要活动有知名专家学术讲座、与教授零距离交流、参观实验室等活动。

详情参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通知网址:http://cese.pku.edu.cn/tzgg/65174.htm

即将开展我国东部光化学烟雾观测计划2018年夏季观测

即将开展我国东部光化学烟雾观测计划2018年夏季观测

五月 5, 20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的大量消耗,我国尤其是东部主要城市群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重污染过程表现出东部一体化趋势。弄清我国东部地区的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及其成因是当前国家重大需求。面对大气污染问题,国际上已经有建立科学研究计划、开展综合外场观测的先例。由北京大学牵头,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所和复旦大学等研究机构和高校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专项)课题:东部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实验技术,根据我国的东部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即高浓度的臭氧和PM2.5 污染,提出东部大气复合污染综合观测的科学计划。针对我国东部大气符复合污染逐渐呈现一体化的趋势,拟设计并开展我国东部光化学烟雾观测计划和重霾观测计划。

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黑碳对雾霾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机制

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黑碳对雾霾和气候变化的双重作用机制

四月 27, 2016

<p>&nbsp; &nbsp; &nbsp; &nbsp;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由于燃烧所产生的黑碳,如工厂烟囱、柴油车尾气管、点燃的生日蜡烛上方经常能见到很多黑烟,就是其中包含的成千上万个小到10纳米、大到100微米的黑碳所致。这些黑碳虽小,却有极强的光谱吸光性,是辐射强迫仅次于CO<sub>2</sub>的关键性温室物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黑碳的增温作用已经被世界公认,但不同研究对其具体辐射强迫的估算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使得黑碳成为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最具争议的部分和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p>

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北京霾形成机制

课题组在PNAS上发文揭示北京霾形成机制

十二月 25, 2014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敏教授课题组与美国德州A&M大学张人一教授合作研究揭示北京霾形成的机制。研究显示,与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一次颗粒物相比,城区交通等排放的大量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周边工业生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SO2)经化学转化生成的二次颗粒物对北京霾的贡献更大,有针对性的控制上述三类气态污染物是治理北京霾的关键。

        该成果基于北京大学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校园内长期运行“城市大气环境定位观测站”观测研究,由大气化学研究团队胡敏教授、邵敏教授、曾立民教授、美国德州A&M大学张人一教授和联合博士后郭松等人合作完成。同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973项目资金支持。成果于11月24日发表在美国著名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the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缩写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