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by Year: 1961
1961
袁行霈
.
也谈山水诗的产生问题
. 文学评论. 1961;(4):100-105.
Abstract
上一期的《文学评论》上发表了林庚先生的文章《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山水诗是在南朝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水路交通发达的条件下产生的。第二、山水诗并不是在园林或隐逸的生活基础上,而是在游宿、行旅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第三、山水诗是适应文学表现上的多样性和想像上的丰富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林先生的文章里也有一些好的见解。譬如,他强调山水诗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认为好的山水诗总是离不开进步的思想感情或健康的美学观点。又如关于山水描写在中国诗歌和中国人民的审美趣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说明,都是有启发性的。不过对于这篇文章的几个主要论点,我觉得还需要商榷。
严家炎
.
《创业史》第一部的突出成就
.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1;(3):39-44.
Abstract
读过《创业史》第一部,我跟许多同志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感到满足。虽然它还只是整部小说的开头部分,故事的展开远不完整,斗争在这里还只是序幕,但一种宏大的非凡的气势,已经开始在作品中显示出来,使读者为之震盪。应当说,反映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作品,我们已经有了不少,其中有些是相当出色的。但是,以一部仅仅写了互助
汤用彤, 汤一介
.
寇谦之的著作与思想——道教史杂论之一
. 历史研究. 1961;(5):64-77.
Abstract
寇谦之是中国道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与佛教的斗争已为人所重视,但是其实寇谦之的新道教(对汉末的原始道教而言)并非针对佛教,他与佛教的斗争只是他一生活动中很不重要的一个方面.寇谦之建立新道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反对为农民起义所利用的原始道教,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王朝,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因此通过对寇谦之的新道教的分析批判,将会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剥削阶级如何利用宗教斗争为其政治斗争服务.
李仰松, 严文明
.
洛阳王湾遗址发掘简报
. 考古. 1961;(4):175-178+4-5.
Abstract
洛阳王湾遗址位于洛阳市西郊,东距洛阳旧城约15公里,东南距谷水镇约2.5公里。遗址在涧河右岸第一台地上,它的西北与有仰韶、周代文化遗存的史家湾村隔河相望。1958年夏秋之际,中国科学院考古所洛
袁行霈
.
評介《陶渊明诗文彙評》
.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1;(6):65-66.
Abstract
关于陶渊明,清代的溫汝能(《陶詩彙評》)和陶澍也都做过彙評的工作。特别是陶澍的《靖节先生集》,不但彙集了李公煥等五人所录諸家对陶詩的总論,并有所新增,而且各篇之后也大都附有前人的評論。这本书一直被公认为陶集中較好的一种。但是由于陶渊明的資料甚为浩繁,而陶澍等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又很有限,所以他們都远远未能搜罗完备。对于今天研究陶渊明的人,是不能滿足需要的。北京大学中文系部分师生协力編輯的《陶渊明詩文彙評》是一部历代評論陶渊明詩文的資料长編。編者从北京各大图书館所藏的155种陶集、詩文选本、詩話、笔記、杂考中,做了广泛的輯
严家炎
.
谈《创业史》中梁三老汉的形象
. 文学评论. 1961;(3):63-69.
Abstract
五亿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资本主义后备军变成社会主义的可靠同盟军,这在历史上是了不起的大事。艺术地生动地反映这个伟大事件,乃是我国文学的光荣任务。《创业史》之引人注目,就因为它在反映这个伟大事件的深度和完整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