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1994
张英. 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 1994;(5):46-50.Abstract
论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张英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从五、六十年代注重语言机能训练到现在提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走过了一段漫长的道路。近年来,由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我们从过去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一跃成为举世瞩目的国家。中外交流的渠...
吴慰慈. 论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 图书馆论坛. 1994;(3):3-6.Abstract
论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吴慰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文献是记录人类知识信息的载体。文献的集合是人类知识、信息的总汇。经过加工、整理、组织、布局的有序文献,便可成为全社会共享的文献资源。一个国家的文献资源,是该国家知识储备和科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
郭建宁. 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 毛泽东思想论坛. 1994;(2):8-10.Abstract
论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建宁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这一点,已经是理论界的共识。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都十分重视和强调实事求是,有许多极为重要的论述。毛泽东强调共产党人就是...
段宝林. 论轩辕黄帝的出生及其历史内涵. 中国文化研究. 1994;(1):97-102+4.Abstract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他生活在五六千年之前,当时还没有文字,历史只保存于口传的民间文学之中。人民群众是喜爱把自己崇敬的英雄人物神化的。历史人物黄帝在口传文学中也不断加入了不少神话的成分,但透过神话的幻想,仍可看到其中历史的影子。在古代文献记载和至今仍流传在河南等地的活形态的神话传说中,黄帝既是人,又是神,集人神于一身。清理这人与神的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即想以黄帝的神奇出生为线索来探讨他的历史形象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严家炎. 评《女巫》. 中国文化研究. 1994;(2):57-61+6.Abstract
在深沉的夜色中,……蚯蚓“(口瞿)(口瞿)”的叫声,从地心深处传出——这压抑的顽强的叫声,在观世法师听来,是死亡的挽歌,也是人生苦难命运的赞歌。 ——《女巫》下卷第七章
汤一介. 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社科信息文荟. 1994;(16):31-33.Abstract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1993年《外交事务》夏季号上发表了一篇长文,题为《文明的冲突》,这篇文章已经引起了海内外广泛的讨论。该文主旨是在论证今后一个阶段,世界的形势将继续以“冲突”为主旋律,而且其根源是由于文化的不同引起的。在这篇文章开头有如下两段:
汤一介. 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 哲学研究. 1994;(3):17-21.
胡壮麟. 语言的可证性.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1):9-15+80.Abstract
自博亚斯首次报道在一种土生美洲人语言中,说话人能运用一种后缀来表达自己所提供信息的来源和可信度,当代语言学家已重视语言可证性的研究,并在更多语言中发现了表示可证性语义的证素。本文对八十年代的研究进展作了一般回顾,并对以切夫、安德逊、维莱特为代表的3种模式作了描写。这方面的研究将不仅有助于阐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并将深化我们对社会符号学的认识。
陈跃红. 语言的激活──言意之争的比较诗学分析. 文学评论. 1994;(4):99-106+88.Abstract
语言的激活──言意之争的比较诗学分析陈跃红一语言与意义的困扰是人类文化最基本的难题之一。自文明逐渐形成,言意矛盾就幽灵似地纠缠着历代智者诗人的心智,留下种种思索和疑问。二十世纪西方人文学科对言意关系的刨根问底反省,当代文化理论所谓的“语言转向”(Li...
段宝林. 说“龙”. 神州学人. 1994;(6):42-43.Abstract
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非常神圣的,又是非常熟悉的。我们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孙祁祥. 读社会书取邻国经思中国事──北京大学代表团赴日研修考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3):119-122.Abstract
读社会书取邻国经思中国事──北京大学代表团赴日研修考察孙祁祥1993年12月8日─-23日,北京大学代表团一行15人应日本日兴证券公司的邀请和受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北京大学全体师生的委托,去日本作了为期两周的参观考察。短短15天的时间,在日兴证券公司周...
陈跃红. 走出困扰─—试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误读及其出路. 国外文学. 1994;(2):1-10.Abstract
走出困扰─—试论中西文化交流中的误读及其出路陈跃红一、误读:文化交往中的普遍困境有越来越多的征象表明,在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比较研究中,对于自身文化个性和差异性的过份强调,正在文化之间堆积起一道无形的精神“贸易壁垒”,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阻碍着中外文化交流...
汪琼编著. 软件手册编写指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高毅, 史庆玲. 达拉特旗金代窖藏钱币.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4;(1):76-87+96.Abstract
达拉特旗金代窖藏钱币高毅,史庆玲1990年10月,达拉特旗吉格斯太乡沟心召村农民雷玉明,在本村附近沙窝子内发现一处钱币窖藏,1992年2月送交盟文物工作站。由于散失,仅收到16.5公斤。均为铜钱,保存良好,钱文清晰完整。因钱币暴露的地表沙化严重,发现...
梁守德.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与中国的外交战略. 国际政治研究. 1994;(2):71-78.Abstract
20世纪的世界,人类经历了殖民掠夺和两次世界战争的摧残,饱受国家沦亡、民族分裂之苦难,其中虽经长期的艰苦战争出现过独立与民主的潮流,但世界很快又陷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的夹缝之中,争霸升级、意识形态对峙加剧、动乱遍及全球,战争的阴魂始终未散。
郭建宁. 近代中国哲学历史观的演进与变革. 长沙水电师院学报(社会科学学报). 1994;(4):32-37.Abstract
本文揭示了近代中国哲学历史观的演进与变革,从龚自珍、魏源的变易史观,到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的进化史观,再到陈独秀、李大钊的唯物史观,是一个梯次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进化论。中国近代的进化论哲学,成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反帝反封建最有力的思想武器。而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和确立,则实现了中国近代哲学历史观的巨大变革。
厉以宁.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新. 理论学习. 1994;(1):12-18.Abstract
当代中国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如何使中国从一个发展中国家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国家,使中国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在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还没有系统的、深刻的论述,因此,这一理论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
厉以宁.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造性突破──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 工商行政管理. 1994;(Z1):19-21.Abstract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创造性突破──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体会厉以宁邓小平经济理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的重大创新,他所设计的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案与道路,以及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研究,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
厉以宁.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 理论与改革. 1994;(2):7-8.Abstract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厉以宁邓小平同志的经济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他设计的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方案和途径,填补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空白。这在(《邓小平文选》)中,尤其是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得了充分的论述。邓小平同志对...
刘伟. 重塑市场经济的新型财产制度. 新视野. 1994;(2):9-14.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