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1989
Niu Q. Effect of an electric field on a split Bloch band. Physical Review B. 1989;(6):3625-3637.
Rhyne JJ, Erwin RW, Borchers J, Salamon MB, Du R, Flynn CP. Exchange and magnetostrictive effects in rare earth superlattices. Journal of The Less-Common Metals. 1989;(1-2):17-33.
Xie XC, Guo Y, Zhang FC.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with spin reversal. Physical Review B. 1989;(5):3487-3490.
Erwin R, Rhyne J, Borchers J, Du R, Salamon M, Flynn CP. Magnetoelasticity in rare-earth superlattices and films. Physica B: 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1989;(1-3):260-268.
Rhyne JJ, Erwin RW, Borchers J, Salamon MB, Du R, Flynn CP. Neutron scattering studies of rare earth magnetic multilayers. Physica B: 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1989;(2):111-128.
Wiesenfeld K, Tang C, Bak P. A physicist's sandbox. Journal of Statistical Physics. 1989;(5-6):1441-1458.
Niu Q, Nori F. Theory of superconducting wire networks and Josephson-junction arrays in magnetic fields. Physical Review B. 1989;(4):2134-2150.
严文明. 东夷文化的探索. 文物. 1989;(9):1-12.Abstract
《文物》自1950年创刊以来,随着新中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三十九个年头,现在奉献给读者的已经是第四百期。按照传统,我们用编发论文专辑的方式,来纪念前进道路上一整段里程的结束和新的里程的开始。为《文物》第四百期撰写论文的学者(以姓氏笔画为序)有:王素、田昌五、卢兆荫、孙机、严文明、张正明、张光直、汪宁生、李学勤、杨泓、杨新、吴荣曾、吴焯、吴震、陈文华、林甘泉、姜伯勤、徐苹芳、宿白、曹婉如、冀淑英。由于篇幅的限制,同时为了版面的整齐,论文在本期和随后几期连续刊出。我们谨向各位作者致谢。借此机会,也向文物考古界、学术界热情关心、支持《文物》的所有同志,表示由衷的感激之忱。
刘伟, 平新乔. 东欧、苏联与中国改革学者关于市场地位思想的比较. 社会科学辑刊. 1989;(1):44-51.Abstract
从五十年代至今,围绕着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东欧、苏联和中国的改革思想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展开了自己的思考。一、东欧改革学者对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的思考东欧(主要指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从五十年代开始就有一批作为改革先驱者的思想家,对社会主义计划与市场相互关系问题作出了不同于斯大林模式的思考。这些改革思想的先驱者包括波兰的布鲁斯,捷克的锡克和匈牙利的乔治·彼得,山道尔·巴拉西,彼得·恩多斯,伊斯特万·瓦尔加以及科尔奈等。
厉以宁.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和发展外向型经济问题. 社会科学辑刊. 1989;(4):44-50.Abstract
研究当前中国对外贸易的人不知道想过没有,为什么“亚洲四小龙”的国际贸易发展得很快,而中国大陆的对外贸易却一直是相当落后的?为什么中国的国际贸易收支总是不理想,甚至某些年份的逆差还比较大?为什么在世界市场上,中国的产品总是不受重视,而日本的、南朝鲜的,台湾的、香港的产品却那么行销?现在,连泰国的外贸也赶上来了,它的产品也打开销路了。这一切不能不令我们深思。究竟我们对外贸易的弱点在什么地方?外贸体制改革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在此,我想就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思路发表一些看法。
贾庆国. 中苏外交思想的变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89;(11):49-51.Abstract
近几年,中国和苏联都开始强调把国际对话与合作作为解决世界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方式.这一新提法无论在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政策里,还是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中,都占有显著的地位,已构成中苏外交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比较中苏外交思想的变化,不难看出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第一,中苏两国对国际关系现状的估计比较一致.两国领导人都承认,核毁灭的威胁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状况是当今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核毁灭的威胁迫使人类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来减轻和消除这一威胁,而国际关系相互依存的特征又使得这一努力不得不
孙祁祥, 王健平. 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中对企业行为的透视. 兰州大学学报. 1989;(3):63-68.Abstract
比较经济学有一个基本命题:即影响经济体制本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历史和文化状况。每个国家都是历史和文化连续的统一体。这种连续的统一体,构成了一国经济体制的总框架。人类学家的研究对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的式样系统”,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总之,“文化是无所不在的。”象任何人类创造物的情形一样,人类在享受自己所创造的文化的同时也必然受制于
厉以宁. 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资金来源. 学术研究. 1989;(2):32-37+43.Abstract
国内资金缺口与资金潜力并存,关键在于如何挖掘资金潜力。北大教授厉以宁提对策:
程朝翔. 从元杂剧看中国文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4):122-130.Abstract
元杂剧是中国戏剧的巅峰,但元杂剧作者大多是落魄失意的文人,因此许多剧作不仅间接流露出文人情调,而且还直接刻画了文人形象。剧中的这些文人无不遵循一个基本模式,具有与现代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特征。本文试图对文人形象进行剖析,并进而指明文人与知识分子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
希尔托尼欧·多斯·桑托斯, 贾庆国. 依附的结构. 国际经济评论. 1989;(2):8-13.Abstract
本文试图证明这样一个论点,即如果拉丁美洲国家的内部结构和对外关系不发生质的变化的话,这些国家将无法摆脱它们对其他国家的依附。我们将展示,这种依附关系服从于一种同时具有国际性质和国内性质的结构。这一结构导致了这些国家开发不足的状态,或者更
孙玉石, 严家炎. 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两次座谈. 当代作家评论. 1989;(5):97-109.Abstract
时间1986年7月2日下午地点北京大学五院主席孙玉石(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参加者严家炎(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谢冕(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张钟(北京大学中文系当代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洪子诚(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佘树森(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方锡德(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封士辉(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林基成(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整理陈平原
郭建宁. 关于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几个问题.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1989;(4):37-39.Abstract
一、应当重视和加强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史的发展线索是:早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时期(可分为前七年、十年建设时期、十年文革时期、新时期几个阶段)。从当前毛泽东哲学思想发展史研究的现状来看,早期和新民主主义革
郭建宁. 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几个问题. 学术论坛. 1989;(5):18-21.Abstract
一、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与哲学学派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性质、特点、功能,关系到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因而得到哲学界的普遍关注。十年前,从哲学界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随着人的问题、主客体问题,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关系问题研究的展开与深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改革问题,就成为哲学界最为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1988年初,在天津召开的全国高校哲学专业博士生哲学体系改革讨论会,对这
梁守德. 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几个理论问题. 国际政治研究. 1989;(1):1-9.Abstract
从80年代开始,世界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新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一个国际政治新秩序即将出现。我们认为,同国际政治旧秩序相比,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坚持民主政治,实行竞争共处。这就是说,在国际政治新秩序下,必须变战争与革命的世界为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变强权政治的世界为民主政治的世界,变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世界为竞争共处的世界。应该承认,这一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它要求人们改变旧观念,从理论上作更深层次的探讨。
严文明. 再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农业考古. 1989;(2):72-83.Abstract
(一)中国稻作农业究竟起源于什么地方,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印度说、东南亚说、华南说和云南说。现在主张前两种说法的人少了,而主张后一种说法的人逐渐增多。不过所有这些说法都没有充分考虑大量史前栽培稻遗存的证据,而要探索稻作农业的起源是不能不考虑这些证据的。几年以前,我曾对当时已知的30多处史前栽培稻遗存的年代、分布、种属进行了分析,对它们同我国历史上记载的野生稻与现今生存的野生稻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提出长江下游及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