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01
厉以宁
.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热点问题
. 中国审计. 2001;(1):16-18.
Abstract
一 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关系这个问题是当前经济学界非常重要的问题.体制创新的理论和它的应用,主要在70年代以后,但是把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研究,对于转型中的国家,特别是对中国来说尤其显得重要.因此,在中国研究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问题是当前非常必要的.假定没有技术创新,单有体制创新,在一定时期内也可以解放生产力,促使经济的增长.在历史上研究体制创新最著名的就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他说:从1600年到1850年,
厉以宁
.
当前我国经济中的热点问题(续)
. 中国审计. 2001;(2):14-15.
Abstract
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民营经济要大力发展,要参与到国营经济的重组中去。但民营经济本身要不要改革,这又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民营企业就是私营企业,怎么改?民营企业有它发展的必然之路,一开始都是家族经营制,家族经营制有它的好处,它有一种家族凝聚力,克服困难创办企业,家长又是一个很有威望、有能力的人,带领全家把家族企业办起来。但是规模一大以后就变了,它的局限性就出来了。
林毅夫, 李永军
.
必要的修正-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
. 国际贸易. 2001;(9):22-26.
Abstract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成为理论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对该问题的讨论大致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的讨论。这种讨论致力于区分是出口增长推动了经济的增长还是经济规模的增长带动了出口的增长。第二,对外贸与经济增长之间
周建波
.
怎样搞好股份制企业—洋务现代化的启示
. 经济纵横(增刊). 2001.
林毅夫, 范恒山, 李曙光, 贾康, 秦晖, 张维迎, 江小涓, 海闻, 刘吉, 林志远, et al.
思维盛宴聚焦WTO
. 南风窗. 2001;(15):12-16.
Abstract
11月6日,在距多哈会议不到一周的日子里,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万众楼,正在进行着一场思维盛宴:由南风窗杂志社发起,并由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泰山产业研究院、改革开放论坛和本社共同主办的"WTO 与中国改革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此间,既有来自政府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如吴明瑜、贾康、江小涓、范恒山、黄范章、张燕生、林志远、马宇等人,又有林毅夫、海闻、卢锋、张维迎、张曙光、秦晖、李曙光等一大批活跃的学院派专家,还有段永基、吴力、华贻芳等工商企业界人士.可以说,这是一场官学商之间思想的大碰撞、大交流.会议有两个议题,一是"WTO 与中国政府职能的改革",另一个是"WTO 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与会者为中国入世与改革各抒已见,呼吁呐喊,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作为协办单位的新浪网作了全程现场直播.这里,本刊摘取精要,以飨读者.
林毅夫, 范恒山, 李曙光, 贾康, 秦晖, 张维迎, 江小涓, 海闻, 刘吉, 林志远, et al.
思维盛宴聚焦WTO
. 南风窗. 2001;(15):12-16.
Abstract
11月6日,在距多哈会议不到一周的日子里,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万众楼,正在进行着一场思维盛宴:由南风窗杂志社发起,并由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泰山产业研究院、改革开放论坛和本社共同主办的"WTO 与中国改革研讨会"在这里隆重举行.此间,既有来自政府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如吴明瑜、贾康、江小涓、范恒山、黄范章、张燕生、林志远、马宇等人,又有林毅夫、海闻、卢锋、张维迎、张曙光、秦晖、李曙光等一大批活跃的学院派专家,还有段永基、吴力、华贻芳等工商企业界人士.可以说,这是一场官学商之间思想的大碰撞、大交流.会议有两个议题,一是"WTO 与中国政府职能的改革",另一个是"WTO 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与会者为中国入世与改革各抒已见,呼吁呐喊,拳拳之心,溢于言表.作为协办单位的新浪网作了全程现场直播.这里,本刊摘取精要,以飨读者.
谢新洲, 李娜, 黄绍起
.
我国企业信息化与竞争情报的实态调查(上)
. 情报学报. 2001;(3):295-302.
Abstract
该文根据对全国各行企业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的返回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了开展竞争情报工作的企业的基本情况、竞争情报人员的基本情况、竞争情报部门的基本情况、竞争情报的目的、竞争情报活动方法与技术、竞争情报活动的效果及竞争情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根据综合分析,对在我国大力开展竞争情报工作提出了建议.
谢新洲, 李娜, 黄绍起
.
我国企业信息化与竞争情报的实态调查(下)
. 情报学报. 2001;(4):434-442.
孙祁祥
.
我国保险市场离公平竞争理想境界还有距离 保险监管改革要烧"三把火"
. 瞭望新闻周刊. 2001;(52):41-42.
Abstract
为适应"入世"新形势,包括保 险公司、监管部门等在内的 市场主体都必须进行改革,但更为关键的是监管部门的改革. 中国保监会在"入世"以后,需要调整和重新定位监管思路.首先,监管者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它不可能管好所有的事情.其次,监管是有成本的,因此,监管者也必须进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再次,监管不当会导致效率的损失,由此减少社会福利.保险市场的理想境界
张守文
.
我国反欠税制度的整合
. 法学. 2001;(10):66-71.
Abstract
反欠税制度是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类零散的反欠税制度进行整合非常必要.该文着重探讨了反欠税制度的整合基础、基本构成,以及改进方向等,强调要针对反欠税制度的特点,将公法原理与私法原理协调并用,并对包括欠税人在内的各类主体的合法权益进行均衡、有效地保护.
林毅夫
.
我国城市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几点意见
. 安徽决策咨询. 2001;(8):18-19.
吴志攀
.
我国金融法制改革面临的几个问题
. 中国金融. 2001;(2):27-29.
李文利, 闵维方
.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 高等教育研究. 2001;(2):27-31,39.
Abstract
无论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是从成年人口的预期平均受教育程度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实际值与模拟值相比较,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根据1993至1998年的高校招生数据,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潜在规模,发现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际规模水平与潜在规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文东茅
.
户口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 科学中国人. 2001;(11):46-47.
Abstract
接受教育可以获得许多收益,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能提高个体在劳动力市场的流动能力,在我国,这种流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摆脱户口制约的能力. 这种观点通过常识就可以得到说明:在农村,考上大学就立即获得了户口迁移的能力,在考不上大学的人中,也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离土又离乡"的
刘伟, 李绍荣
.
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
. 经济研究. 2001;(1):3-9+93.
Abstract
改革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国有制比重下降而非国有制比重上升.这一特征体现在我国经济增长上,即非国有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力,包括在GDP中所占比重和在年增长率中所做贡献;这一特征体现在增长的均衡性上,即非国有经济受市场约束更强,因而对行政性干预所导致的高涨和紧缩具有相当大的淡化作用;这一特征反映到要素效率,即非国有制比重的提高提升了全社会劳动和资本的效率,尤其是提高资本效率.
张维迎
.
打破垄断 发展民营银行
. 财经界. 2001;(4):64.
Abstract
现在发展民营银行的呼声已经起来了,为什么在国有银行中还有人认为没有操作性?任何法定垄断领域,如果有人想进入,垄断者一定会游说政府,找出无数的垄断好的理由,这可以说是本然的反应.垄断者很清楚,就谋取最大利益来说,没有什么比法定垄断更好的手段,至少他可以像亚当·斯密说的那样"过一个清闲的生活"。所以,我想国有银行的反对是很自然的。但实际上未来更应该搞的是民营银行。国有银行由政府兜着,永远不会有足够的激励去提高效率,效率不高怎么和外资银行竞争?所以未来一定是民营银行的天下。只有民营银行才会有积极
张维迎, 王小强
.
拆分中国电信方案
. 通信世界. 2001;(19):10.
Abstract
6月27日到7月1日,"电信竞争与反垄断"高级研讨班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包括《电信竞争》一书的作者拉丰教授、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王小强博士等十几位专家前来授课,中国电信张继平副总经理、中国吉通马妍技术总监在内的等100多位学员参加了研讨.结合近日关于拆分中国电信各种方案的讨论,本期"对话"栏目将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和王小强博士的观点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林毅夫, 李永军
.
按照比较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金融风险
. 改革. 2001;(1):57-64.
张守文
.
收益的可税性
. 法学评论. 2001;(6):18-25.
Abstract
鉴于收益在可税性理论中的重要价值,该文以几种重要的收益分类为线索,分析在税收立法上对各类收益作出选择、取舍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和探讨影响收益可税性的主要因素及其关联性,揭示其与国家征税的价值取向、税法宗旨、原则等方面的内在联系,从而展示收益的可税性研究对于解决税法理论和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的重要意义.
罗培新, 刘哲昕, 江平, 王家福, 吴志攀, 何勤华, 顾功耘
.
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管理抑或控制——关于中远航运“安庆江”轮南非被扣案法律意见书
. 公司法律评论. 2001:3-9.
Abstract
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航运")为"安庆江"轮在南非被扣一案,于2000年5月24日向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研究中心提出咨询。因本案及其处理有重大国际影响,本中心遂组织法律专家团举行论证会。专家团成员包括我国著名的法律专家、原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江平教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民法经济法研究会会
Pages
« 首页
‹ 上页
…
921
922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29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