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03
林毅夫
.
经济发展与中国文化的未来
. 理论参考. 2003;(9):11-13.
Abstract
只要让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也有办法让中国文化从器物、组织、价值层面上获得一个新的更高的统一。
林毅夫, 刘培林
.
经济发展战略与公平、效率的关系
. 经济学. 2003;2(2):479-504.
Abstract
该文从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入手,以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同时解释了长期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公平和效率问题.该文认为,公平和效率两者都内生决定于一个国家(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战略.
林毅夫, 刘培林
.
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4):18-32.
Abstract
该文引入"同一时刻各经济体面对的技术前沿各不相同"的假定,改进了现有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将1978-2000年中国29个省区市的劳均GDP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劳均资本积累三个因素的贡献.之后,在BARRO回归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发展战略的特征,检验了林毅夫归纳的发展战略对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影响的两个假说.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地区增长的经验事实和假说相容.
林毅夫, 孙希芳
.
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兼评《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
. 国际经济评论. 2003;(6):12-18.
刘伟
.
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理论——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5):9-17.
Abstract
经济学家研究价值理论,其根本目的是为其所代表的阶级以及所要求的生产方式的历史必然性和正义性申辩.西方经济思想的主流价值论之所以发生由劳动价值论到效用价值论再到价格论的逻辑演变,正是遵从了论证资本主义合理性、公正性、有效性、和谐性的需要,这是西方经济学研究价值论的根本使命所在.我们要创造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价值论,就要明确我们的历史使命,并把这一使命作为我们研究价值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刘伟
.
经济学为什么研究价值理论_——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 红旗文稿. 2003;(10):12-17.
Abstract
价值范畴首先并不是作为经济学范畴存在的,但在经济学中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一位经济学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或恪守的价值论,并以此作为其全部学说的最为坚实的基石.价值理论所透视的历史价值取向是一种经济学说历史观的最本质的展现,经济学中不同阵营的根本对立,重要的不仅在于其具体的经济分析工具和方法上的差异,而在于其分析背后的价值观的不同,一定的经济学分析和证明不过是对一定历史价值观的经济学解释.为自己所从属的阶级,为本阶级所代表的社会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历史必要性、合理性、正义性、和谐性进行经济学上的证明,这是价值理论的实质所在.也正因为如此,也才使得经济学之所以研究价值理论具有真
厉以宁
.
经济学家厉以宁推进国企改革应消除六大顾虑
. 沿海经贸. 2003;(7):8.
张维迎
.
经济崛起与政府转型
. 河南税务. 2003;(24):1.
Abstract
中国的崛起至少应该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是中国经济的崛起;第二层是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的崛起;第三层是中国文化的崛起。就目前来讲,应该说中国经济的崛起远远快于中国企业家的崛起。中国企业家的崛起又远远快于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崛起。我们现在制造业出口的50;产品都是外国的企业在帮我们出口,中国的企业家在国际上并没有形成像印度这样经济虽然不发达,但是企业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比我们高的这样一种状态。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状态?我认为是与我们政府的行为、政府的运转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在我看来中国政府的转型、转轨需要注意六个方面。
张守文
.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2):83-90.
Abstract
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一直是经济法理论中重要的难题.该文提出了经济法基本原则的三项确立标准和两种确立方法,并据此概括出三项具体的基本原则,即调制法定原则、调制适度原则和调制绩效原则.
张守文
.
经济法理论的重构与创新
. 法学论坛. 2003;(2):105-106.
Abstract
20 0 2年 12月 2 7日至 2 8日 ,中国法学会在北京举行常务理事扩大会议暨第三届“杰出中青年法学家”颁奖典礼。来自全国的法学家们聚集一起 ,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 ,热烈讨论贯彻十六大精神的措施 ,大家纷纷表示要在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开创法学研究的新局面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支持和法治保障。嗣后 ,我刊特邀请新当选的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就新形势下法学研究和法治建设的创新与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并予以刊发 (排名不分先后 ,纯粹从版面编排考虑 ) ,以飨读者。
张守文
.
经济法的政策分析初探
. 法商研究. 2003;(5):94-102.
Abstract
与经济法对应的政策主要是公共政策,尤其是其中的经济政策.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之间存在着互动性、相通性、同一性等内在联系.以政策分析作为对经济法的"替代性研究"和"背景性研究",可以发现和解决经济法本身的许多问题.从政策的主体、目标、工具、背景和实效等多种维度对经济法作政策分析,都可分别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经济法的立法和实施的需求.应根据各种政策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探索可应用于经济法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
张守文
.
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
. 中国法学. 2003;(4):13-24.
Abstract
完善的经济法理论应当有自己的"责任理论".基于经济法责任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该文提出了经济法"责任的客观性"问题,强调应当超越传统的部门法理论和责任理论,通过运用矛盾分析、关联性分析、典型性分析等方法,去发现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独特性、与传统责任理论的相关性,以及经济法责任形态的特殊性,从而实现对经济法责任理论的拓补.
张维迎, 周黎安, 顾全林
.
经济转型中的企业退出机制-关于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项经验研究
. 经济研究. 2003;(10):3-14+90.
Abstract
该文运用来自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套独特数据,从企业退出这个角度探讨决定中关村高科技企业成长的相关因素,尤其是企业的效率因素、企业负债和所有制性质(或行政隶属关系)对退出的影响.该文的基本发现是,效率高低日益成为决定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生存的重要因素,这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开放,市场力量的重要性已日渐上升.另一方面,企业负债也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成长的重要因素.但是,企业净资产负债率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退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国有企业总体上不受其影响,而且行政隶属关系越高,所受影响也就越小;但净资产负债率对非国有企业则形成显著的压力.这说明传统计划体制下的预算软约束问题仍然没有消失.我们的研究还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性质本身对企业生存提供的保护作用正在递减.
谢新洲, 吴淑燕
.
网上书店经营模式与理念分析
. 电子出版. 2003;(7):32-36.
Abstract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上购物的兴趣和热情也日益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网上书店作为最适合网上销售的图书以及音像制品的供应方,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青睐。根据CNNIC于2003年1月的调查,高达67.7%的我国网民在最近一年内在网上购买过书刊。本文在介绍网上书店基本组织类型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网上书店的经营模式,并对网上书店这种新型的图书销售、流通模式较之传统书店的优势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阐述,文章最后对网上书店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范凡
.
网络出版对科学情报交流的影响
. 郑州大学信息管理系. 2003.
谢新洲
.
网络媒体竞争态势分析(上)
. 国际新闻界. 2003;(2):64-70.
Abstract
网络媒体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经营模式都造成巨大冲击.该文采用企业战略研究中常用的SWOT分析工具,分析了我国媒体产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即政策管制、媒体规模与人才等,比较了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媒体的竞争力.在此基础上,详细解析了网络媒体的优劣势,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谢新洲
.
网络媒体竞争态势分析(下)
. 国际新闻界. 2003;(3):64-69,74.
吴慰慈
.
网络环境下信息存储与捡索技术的发展
.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3;(1):3-6.
Abstract
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是信息传递中的重要环节.检索语言和检索效率密切相关,它在信息检索过程中起着语言保障的作用.为满足不同用户能够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检索语言必然朝着自然语言、用户界面友好的方向发展.
海尔·斯克特, 菲利普·A.沃伦斯, 吴志攀
.
美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 金融法苑. 2003;(8):2-17.
Abstract
一、在美国的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在美国市场经营不一定需要在美国设立机构,也可以通过跨境服务来经营.例如,利用在境外的存款机构吸收美国人的存款或发放贷款.如果在美
严家炎
.
胡风在四五十年代文学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2):92-97.
Pages
« 首页
‹ 上页
…
873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