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14
汪琼,王宇
.
英语学科如何做翻转
. 英语学习 [Internet]. 2014;(10):10-12.
访问链接
Abstract
翻转课堂是最近一段时期内比较受教师、学生、家长以及教育研究者推崇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英语学科教学推进翻转课堂的实践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在分析翻转课堂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怎样在英语学科中开始翻转课堂,以及怎样确保翻转课堂的有效性,希望对一线教师开展翻转实践有所启发。
田余庆
.
获奖感言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3):157.
Abstract
思勉原创奖管委会诸位先生,诸位专家学者,大家好!我由于健康原因,未能如邀与会,请北大罗新教授代为参加祝贺,并请他代致感谢之情。我的旧作被推荐入项,深感荣幸。旧作尚多缺失,未得补正,至为愧疚。思勉原创奖立意甚好,据闻推荐评议审核各环节操作周密顺当,尤其是全程始终公开透明,便于同行质疑评议,可谓创举。我认为,学术理当与时俱进,今天被
刘冲, 乔坤元, 周黎安
.
行政分权与财政分权的不同效应:来自中国县域的证据
. 世界经济. 2014;37(10):123-144.
胡泳
.
要从触点考虑移动问题
. 新闻战线. 2014;(08):29.
Abstract
<正>对于移动互联网,首先要从认知开始。在2013年有一个被用烂了的词叫"互联网思维",我想讨论一下移动互联网思维。为什么说到认知的问题?因为从人类认知的角度来讲,每当我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通常会用老的方式来看它。举个简单的例子,马车以前是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汽车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大家发现没有办法界定汽车,所以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把汽车叫做"不用马拉的车",这种过去的认知会影响到我们对于新事物的观察视角。所以,当我们第一次感受到移动的潜力的时候,我们最容易把移动当成某种路径,这从对于移动的不同的
梁柱
.
要牢记于心 付诸于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 中华魂. 2014;(3):4-6.
Abstract
在中央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毛泽东无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不朽的思想理论和光照日月的精神力量,深刻再现了我们党领导的民生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画卷,真切表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这篇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我们正确对待历史和历史经验,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坚持我们党的事业的一贯性,勇于在继
胡泳, 郝亚洲
.
观海者张瑞敏
. 商周刊. 2014;(10):28-32.
Abstract
<正>海尔的再造就是要解决"池塘情结",让每一位员工深刻理解什么是曾经沧海难为水,只有彻底辞旧,才能真正迎新。我希望在海尔所有的员工每天到公司去的时候,心情都非常舒畅。为了这个目标,我们打造一个平台,让员工可以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指令。我希望我们海尔这个组织能让所有在这个组织里工作的人都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张瑞敏在一次海尔内部的年会上,张瑞敏引用了《孟子》中的一句话,"观于海者难为水"。他想告诉海尔的员工,未来阻止海尔无法成为伟大公司的障碍是人的境
胡泳, 张东亚
.
观海者张瑞敏
. 中国企业家. 2014;(Z1):126-127.
Abstract
<正>张瑞敏在一次海尔内部年会上,引用了《孟子》的一句话"观于海者难为水"告诉员工未来影响海尔发展的是海尔人的境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从此称张瑞敏为"观海者"。从90年代中期起,胡泳开始观察海尔,写了国内最早的企业史《海尔中国造》,对海尔做了全景式的记录他定期与张瑞敏谈话,获悉其最新思想变化,《张瑞敏思考实录》收录了张瑞敏自新世纪以来到2013年9月发表的演讲、访谈录以及张、胡对话摘录
胡泳, 郝亚洲
.
解放君主:从麦克卢汉到克里斯滕森
. IT经理世界. 2014;(11):88-89.
Abstract
<正>无论是机械的克里斯滕森提出的价值体系的穿越,还是热情的麦克卢汉提出的认知新构型,技术早已不再是"技术",管理也早已不再是"管理"。理论的窘境不得不承认,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理论在近几年的中国的确遭遇到了不小的尴尬。这段尴尬期长达十几年。自从迈克·哈默的"再造"理论席卷中国之后,这十余年间,很少有系统性的管理理论被中国企业界所热捧。原因恐怕有二:其一,管理理论和产业界一样,遭遇了转型、重塑的尴尬。读迈克·哈默的《超越再造》时会有种很强烈的感觉,也许管理学即将经历
高明, 林莞娟, 于丹丹
.
认知局限与居民借款行为研究
. 金融学季刊 [Internet]. 2014;8(2):113–135.
全文链接 HANDLE: 20.500.11897/413249
Abstract
本文首次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以民间金融为背景,考察居民认知能力与借款行为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认知局限得分与农村居民是否借出资金以及所借出资金占家庭财富的比例显著负相关,表明认知能力影响居民的风险承担决策。通过将农村样本按照贫富分组,发现显著的相关关系仅存在于相对富裕的样本之中。这说明在正规金融较为落后、民间金融活跃的农村地区,认知能力较强的富人更可能从事私人风险借贷。除财富之外,年龄、教育水平、参与社交活动以及家庭年生活支出也是资金出借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丰富了精神健康和风险决策行为的研究。
贾庆国
.
“讲清楚、说明白”与中国的政治进步
. 群言. 2014;(4):27-30.
Abstract
从根本上讲,政治的稳定源于民众对政治体制的认同,这种认同源于政治体制的合理性,而政治体制的合理性则体现在这种政治体制是否能够讲清楚、说明白。"讲清楚、说明白"既是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诠释和说明,增加民众对其理解和认同的重要条件和必要手段,也是对现行政治体制进行不断思考和反
张守文
.
论“共享型分税制”及其法律改进
. 税务研究. 2014;(1):58-63.
Abstract
本文认为分税制事关我国税制改革乃至整体财政体制改革的成败,且分税制的改进,还与国家积极推动的市场化改革及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立法机关监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等密切相关,如不能高效有序推进,则其他诸多重要改革便会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为此,本文在说明"共享型分税制"的形成及其现实表现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税权结构的分析,揭示其法律成因及相关法律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分析"共享型分税制"在不同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应的法律改进路径,并进一步探讨地方税制度建设与分税制完善的内在关联。
梁柱
.
论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
. 党史文汇. 2014;(2):4-8.
Abstract
近些年来,应当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成了一些人攻击的主要目标,大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之势。一位本来不是研究经济学的教授,近年来也一改常态,连续发表文章大谈起公有制的种种问题。特别是他在创新的名义下,提出了所谓公有制的新观念,借以掩耳盗铃,混淆视听。
北京大学课题组, 吴志攀
.
证券发行法律制度完善研究
. 证券法苑. 2014;(1):175-223.
吴志攀
.
《证券法》修改要关注“关键条款”
. 证券法苑. 2014;(1):24-25.
王一川
.
评刘恪《现代小说语言美学》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4;(4):200-208.
Abstract
中国现代小说语言美学研究还能有新突破吗?如果说,在几年前我还不敢有此奢望的话,那么,现在则找到充足的理由了。我虽然多年前曾对文学语言及语言美学问题感兴趣,也有过一些探讨,写过《语言乌托邦》(1994)、《修辞论美学》(1995)、《汉语形象美学引论》(1999)等著述,还与几位同仁一道合作过《现代文学中的汉语形象》(2012),但自知在此领域的工作是初浅的,至多属引玉之砖,期待来者。如今读到刘恪教授的新著《现代小说语言美学》(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感到自己多年的期待终于落到实处,心中对这一果实怀着
杨钋
.
谁参与?谁受益?谁支付?——MOOC的经济学分析综述
.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4;(9):13-22.
Abstract
摘 要: 作为破坏性创新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开始改变高等教育的生态。本文结合“谁参与?谁受益?谁支付?”这三个问题,对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综述。笔者研究发现,非精英型高等院校与MOOC的可兼容性和替代性高于精英型高校,非精英型高等院校更可能从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的消费中受益。MOOC的发展可能还会影响这些大学的运营方式,迫使它们重新整合自己的商业模式,接纳破坏性创新技术。根据“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市场已经建立了多种支持MOOC的商业模型。这些模型可能还难以解决MOOC所面临的收入、产权、收益分享和激励等问题。
蔡洪滨, 陈玉宇
.
调结构不能取代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
. 当代贵州. 2014;(5):51.
Abstract
"调结构"概念长期被泛用,容易掩盖经济中的主要矛盾,经济工作的着眼点往往放在一些指标比例上,使我们在数字上做文章,难免忽略对经济问题的深刻分析。更重要的是,调结构往往取代了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很多亟需推动的改革踏步不前。
胡泳, 郝亚洲
.
谷歌的OKRs &海尔的二维点阵
. IT经理世界. 2014;(19):88-89.
Abstract
<正>将组织目标和个人的知识能力相融合,这是新型知识型组织的需求。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做了大胆且相对精准的预言。其中,他认为管理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知识进行组织,并使其具有生产力。而组织的任务是破坏稳定,"组织必须有条理地放弃它所做的一切作为其结构的一部分"。德鲁克受到了熊彼特"破坏是创造"理论的影响,知识社会同工业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社会进步的驱动因素是"创新",而非工厂、制造这样的生产因素,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开始从
蔡洪滨, 陈玉宇
.
走出传统式“调结构”误区
. 当代社科视野. 2014;(4):36.
Abstract
传统式"调结构"的理论误区反思二十几年的经济结构调整,我们不能再一味强调"加大力度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而是应当重新审视经济结构调整的逻辑。从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之后,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运行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很多经济结构并不是想调整就能调整,想调整到什么比例就能调整到那个比例的。调整转变是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来促进的,而不是靠鼓励投资于高技术产业便可一蹴而就,甚至由政府越俎代庖,赤膊上阵。
蔡洪滨, 陈玉宇
.
走出传统式调结构的误区
. 学习月刊. 2014;(5):34-35.
Abstract
"调结构"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讨论和实践的主线之一。但是,对于"调结构"的内涵和本质,认识上还存在很多的误区,实践中也存在各种问题。在当前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启航的时刻,厘清"调结构"的内涵和本质,走出传统式的"调结构"误区,是保证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
Pages
« 首页
‹ 上页
…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
下页 ›
末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