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1985
张维迎. 社会经济活动的两个基本法则. 经济问题. 1985;(4):2-7.Abstract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经济合理性法则和利益动力法则是由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的。前者是生产力法则,后者是生产关系法则,后者是前者的实现机制。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经济合理性法则的实现提供了最强大的利益动力机制,但只有合理的经济体制才能保证这种动力机制发挥作用。 一、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环节的循环运动。其中,生产是手段,消费是目的,分配和交换
段宝林. 祝《民俗研究》创刊. 民俗研究. 1985;(1):4.Abstract
民俗学是研究人民的科学,是研究人民自己创造的文化的科学。这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同文学、历史学、哲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许多学科有密切的联系。它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许多国家,民俗志学、民俗学有很多专门的著作。我国五四以后民俗学也曾经有新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由于“左”的影
刘伟. 第三产业与国民收入. 改革. 1985;(2):3-6.Abstract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们不得不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第三产业的劳动创造不创造财富?国民收入应不应当包括第三产业的劳动成果?一般来讲第三产业各部门的一个共同特征在于:不生产有形的物质资料
苏德尔辛, 刘安武. 获取声誉的途径. 国外文学. 1985;(2):180-191.Abstract
一名和利是形影不离的。拉合尔的总管老爷阿木利德·拉尔出名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的钱财。他没有其他任何美德,乌尔都语和印地语他都不能流利地朗读。如果非读不可的话,那就象老牛破车陷进泥坑后吃力地往外挣扎那样艰难,一遇到难词,这位大人就象瘫痪了一样,一停就是几分钟,尽管如此,仍然难以继续下去,他也没有讲话的口才。但是他有一种爱好,就是从市场上买来一些三两个钱一张的图画,用浆糊把它们一一贴在墙上,以此威到得意的是:他是多么巧妙地使墙增添了光彩。他有这样一副绅士派头:有人来会见他,他总是傲气十足地爱理不理,至于仆役人等,那他有时就不惜高抬贵手“教训”他们一番了。他什么事也不干,也没有干什么事的必要。他父亲凭借欺诈的手法,弄
厉以宁. 西方宏观经济调节与我国宏观经济控制. 管理世界. 1985;(3):22-26+78.Abstract
本文扼要介绍了西方宏观经济调节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政策,并且探讨了西方宏观经济调节理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适用性。作者认为,西方宏观经济调节中的“松紧搭配”、“社会可忍受程度”和“政治周期”等几个手段,在我国宏观经济控制时,可供借鉴。
邹本栋, 李广建. 要考虑电子计算机引进的技术政策问题. 黑龙江图书馆. 1985;(1):30-33.Abstract
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装备图书情报部门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内容。“新技术革命”的到来,对我国的图书情报现代化提出了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图书情报部门如何引进计算机技术,引进后又如何吸收、消化,并形成自己的软件生产能力等,都属于引进电子计算机的“技术政策”问题。正如赵紫阳总理在去年召开的研究世界新技术革命与我国四个现代化关系的座谈会上所说的那样:“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确定我们在十年、二十年的长远规划中,特别是科技规划中,应该采取的经济战略和技术政策。”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明智地认识这个问题,制定规划,作出对策。
张维迎. 论价格功能. 中国社会科学. 1985;(3):51-64.Abstract
本文认为,价格的基本功能在于:(1)保证市场供求平衡;(2)诱导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价格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价格总水平的稳定性和相对价格的灵活性。社会主义价格体制的目标模式应该是计划市场价格制度,即计划指导下的市场价格制度;国家应该管的是价格总水平和形成价格的市场条件,而不是规定各种产品的相对价格。
厉以宁. 论企业货币资金的供给及其向实物形态的转化. 经济问题. 1985;(11):27-34.Abstract
一 企业资金筹集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和经营而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每一个新创立的企业固然需要筹集资金,但即使是已经建立并且正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它们也都需要筹集资金。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集体集资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部分利润再投资,构成这些企业的自有资金。集体所有制企业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还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外部(包括银行或其他
厉以宁. 试论我国现阶段金融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 1985;(4):27-34.Abstract
本文认为,在我国当前条件下,由于利息率变动对投资量变动的影响微弱,利息率调整在宏观经济调节中的作用具有局限性,所以有必要把对投资信贷额及其增长率的控制,以及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作为宏观经济调节中的主要手段。本文还认为,当前由于利息率变动对储蓄变动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采取调整存款利息率的方式来影响消费与储蓄之间的比例;但考虑到消费基金总量的增长可能来自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量的增长,这样,存款利息率对消费基金总量的影响仍然是有限的。要控制消费基金,对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控制仍然是主要的金融手段。
胡壮麟. 语音模式的全应效果——试析狄伦·托马斯一诗的语音模式.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2):14-18.Abstract
威尔士诗人狄伦·托马斯(Dylan Thomas,1914—1953)在他自己精选的《1934—1952诗选》中收录了一首十九行诗“不要温顺地走进那美好的夜晚”,情调悲怆,形式古雅,音韵优美,堪称一绝。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裘锡圭. 《辞源》《辞海》注音商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5):9-19+59.Abstract
本文所说的《辞源》指由1979年至1983年陆续出版的四册修订本,《辞海》指1979年版。这两部词典都是作者随时需要请教的“老师”。由于经常使用,发现其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在先把平日翻阅时碰到的一些有问题的注音提出来讨论,希望对这两部重要词典的修订工作多少能起一些作用。无论是《辞源》还是《辞海》,作者翻阅所及的都只是全书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本文指出的问题,完全是举例性质的。作者水平有限,恐怕会有以不误为误之处,请识者指正。下面把单字注音跟词条注音分开来讨论。有些需要讨论的例子,旣可以看作单字注音的问题,也可以看作词条注音的问题。我们主要根据讨论的方便来归类。文中引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词典》、《汉语词典》、《国音字典》、《康熙字典》时,简称“新华”、“现代”、“中文”、“汉语”、“国音”、“康熙”。
袁行霈. 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 九江师专学报. 1985;(Z1):1-4.Abstract
对于陶谢的诗歌艺术,既可作横向的比较,又可作纵向的比较。横向的比较,是把他们放到同一个层面上,静止地比较其艺术的异同。纵向的比较,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考察从陶到谢诗歌艺术的变化及其意义。本文主要采用后一种方法。论年龄,谢灵运比陶渊明只小二十岁。论诗歌艺术,他们却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陶渊明结束了一个时代,谢灵运开启了一个时代。但是因为陶谢一向并称,这条“代沟”反不被人注意了。
李景荫, 梁守德, 马维良.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伟大意义.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5;(1):58-64.Abstract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纲领原则,是整个科学社会主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剖析民族和社会发展规律的伟大成果之一,并且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它同种种唯心主义臆造和阶级偏见相对立,为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提供了争取独立解放的强大政治思想武器.
1984
Niu Q, Thouless DJ. Nonlinear correction to the quantization of Hall conductance. Physical Review B. 1984;(6):3561-3562.
Niu Q, Thouless DJ. Quantised adiabatic charge transport in the presence of substrate disorder and many-body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hysics A: General Physics. 1984;(12):2453-2462.
拉姆古帕尔·阿加瓦拉, 张维迎. 价格扭曲与经济增长. 国际经济评论. 1984;(10):26-33.Abstract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关发展政策的讨论一直受到发展经济学中所谓"结构学派"观点的严重影响。这种观点低估了市场与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认为从原则上讲,一个好的政府机构可以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实现国民福利的最大化,并拥有实现最优配置的手段。在决定最优配置方面,这种观点强调的是部门平衡与生产的自给自足,而不是价格与成本;
拉·阿伽瓦拉, 张维迎. 价格歪曲与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文汇. 1984;(4):76-80.Abstract
在过去几十年里,有关发展政策的讨论一直受到发展经济学中所谓“结构学派”观点的严重影响。这种观点低估市场和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认为,从原则上讲,一个好的政府可以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实现国民福利的极大化,并拥有实现最优配置的手段。在决定最优配置时,这种观点强调的是部门平衡和生产的自给自足,而不是价格和成本;为了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宁可运用数量,而不运用价格,——价格不仅不是资源配置
严家炎. 关于“五四”新文学的领导思想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84;(1):1-25.Abstract
近几年来,人们对“五四”新文学的研究,愈来愈趋向深入;史料的掌握也愈来愈丰富和充分。成绩十分喜人。然而在“五四”文学革命和最初十年新文学指导思想的探讨上,也出现了某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有些同志撰文批评、纠正过去某些“左”的极为简单化的论点(例如将一九一七年初的文学革命也算作无产阶级思想指导)时,却又走向另一极端:轻率地否定了无产阶级对“五四”以后新文学的领导作用。本刊一九八三年第一辑发表的《“五四”文学革命指导思想的再探讨》,也是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这篇文章虽然就“五四”前夕的文学作了较细致的分析,却对“五四”以后一些重要史实视若无睹,因而得出了相当片面和表面的结论:“与其说
严文明. 农业考古与现代考古学. 农业考古. 1984;(2):31-33.Abstract
农业考古无论在我国还是在那些考古工作比较发达的国家,都不是新近才开始的。许多农业工具、农作物遗存和家畜骨骼(广义的农业应该包括家畜饲养)等,很早就已为考古工作者所发现,并且一直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内容;许多农业考古的课题,诸如农业的起源、各种农作物或家畜的起源与传布、农业耕作制度的发展、农业对于古代文明发生的作用等也是很早就有人注意和研究过的。不过以前的那些研究一般是分散进行的,考古学家、农史学家
梁守德. 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论战.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2):28-38.Abstract
纵观整个国际社会民主运动和俄国社会民主党的历史,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主要有两种错误思潮,即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一个从右的方面背叛马克思主义,一个则从“左”的方面加以否定。但是,长时期来,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我们只看到右的背叛,看不到“左”的危害,只重视列宁同第二国际内部修正主义的斗争,却无视列宁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论战。这是极其片面的。可以肯定地说,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上,回避列宁对帝国主义经济主义的批判,是不可能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基本理论的。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