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2008
刘伟, 张辉, 黄泽华.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与工业化进程和地区差异的考察. 经济学动态. 2008;(11):4-8.Abstract
该文在深入探讨产业结构高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设立了一种既可用于横截面数据比较、也可用于时间序列比较的产业结构高度指标.该文认为,产业结构高度表面上是不同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一种度量,本质上是一种劳动生产率的衡量.该文研究发现:(1)若以现代工业化为标准,那么从产业结构高度的视角来看,2005年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大约走完了1/3;(2)各省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呈现明显的层次性,东北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显著地大于中西部地区;(3)从1998年开始,产业结构高度呈现超乎寻常的高速变化,中国经济也逐渐步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良性轨道.
胡泳. “中国价值”与“价值思维”——有关中国竞争力的思考. 中国科技财富. 2008;(05):70-71.Abstract
中国既然要崛起,那就要意识到面临的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局面,就是说你输出产品,但是也输出了产品之上的某种意义,品牌的意义,或者说消费者的意义。
姚洋, 张晔. 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升级的动态研究-来自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的证据. 中国社会科学. 2008;(2):67-82.Abstract
一般认为,中国的出口加工业大量使用国外中间投入品,本国技术含量很低.但是,这一观点并未得到系统验证.产品国内技术含量概念的首次提出,以及基于投入一产出表的新测算方法,使全国及江苏省、广东省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得以检验,结果发现,1997-2002年间全国以及江苏省的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迅速下降,而且全部技术含量也没有显著提高;广东省的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在1992-2002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变化.据此,我们推测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水平的下降可能只是一个暂时现象.
刘伟. 中国增长势头不会从根本上动摇. 招商周刊. 2008;(23):19.Abstract
围绕产业结构和制造业发展,我谈四点意见:第一点意见,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性变化?第二个问题是结构变化和中国持续高速增长之间到底有什么依赖关系?第三个问题是中国的结构变化,下一步战略重
厉以宁. 中国宏观经济依然看好. 当代经济. 2008;(15):1.
段宝林. 中国情人节的立体思考. 百色学院学报. 2008;(1):17-20.Abstract
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又叫"瓦伦丁节",起因是一个叫瓦伦丁的青年基督教徒,因反抗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迫害而殉教.在临死之前,他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书,表现他在坐牢期间受到这位姑娘的多方面爱护而萌生的纯洁的爱情.人们为了纪念瓦伦丁,就把他临刑的这一天(2月14日)定为情人节.中国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民间故事,人们从天上银河中牛郎星和织女星的爱情故事,纪念他们在七月初七鹊桥相会而形成了情人节的核心.我国相关古典文献中都有七月初七穿针、化生求子、乞巧等节日习俗,但以爱情为主.七月初七情人节的活动,我们可以根据现代生活美的需要对它加以改造和充实,理性地对待七月初七情人节的习俗.
张维迎. 《中国改革30年》. 环球人物. 2008;(14):79.Abstract
中国建立市场经济非常不容易。我们从计划经济时期完全否认市场,到改革开放之后部分承认市场,再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完全承认市场,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而现在,社会上开始蔓延着反市场倾向,这种倾向如果更多地演变为政府政策和国家法律,就会对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造成致命性的伤害。
祝帅. 《中国文化与中国设计十讲》.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8.
姚洋, 章林峰. 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和技术变迁分析. 世界经济. 2008;(3):3-11.Abstract
该文利用中国分类企业出口海关统计数据,以LALL技术分类和产品技术复杂度指数为基础,分析了中国本土企业的贸易竞争优势和技术变迁.结果表明,此前研究中国贸易竞争优势所采用的方法和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中国本土企业在各产品和各技术层面上的真实国际竞争力;本土企业虽然在整体层面没有我们原先设想的那么乐观,但保持了出口技术水平的绝对增长以及对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相对追赶,存在一定的出口结构优化和技术升级.在跨国分工加剧和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下,本土企业并没有在国际分工链中成为受害者,其竞争优势在循序上升.
刘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源于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伟大实践.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1):27-28.Abstract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在纪念创刊10周年之际,召开一个理论研讨会,很有意义。我想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会议主题,谈两点认识。
贾庆国. 中国的危机管理及奥运安全的应对. 绿叶. 2008;(3):50-53.Abstract
加强对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是提升危机管理法制化、制度化的基础;建立各应急部门的协调机制,是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突破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安全管理,是对中国危机管理的一次重大考验,中国尤其是北京相关各方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预计出现重大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很小.
林毅夫. 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IT时代周刊. 2008;(14):10.Abstract
"在所有的改革国家当中,中国算是最接近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不断创造条件解决了企业没有自生能力的问题。"
林毅夫. 中国的经济改革:新的挑战和政策选择. 决策咨询通讯. 2008;(2):1-2.Abstract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当前也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收入不平等、投资过热、潮涌现象和双顺差等种种挑战。这些内外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结构、资源税、行政垄断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度,实行应对潮涌现象和双顺差的政策。
谢立中. "中国社会":给定实在,抑或话语建构-以毛泽东和梁漱溟之间的一个分歧为例. 江海学刊. 2008;(3):111-117.Abstract
毛泽东与梁漱溟之间关于"中国是否是一个阶级社会"这一问题的分歧和争论表明"中国社会"以及关于中国的种种故事,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人们用这样或那样的话语建构出来的,并不存在着完全独立或脱离于人们话语系统的纯粹客观自存的"中国社会".并且,在关于中国社会的研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分歧和争论都属于这种话语系统之间的争论,但却被人当作了对于相关实在的争论来看待.
厉以宁.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 农村工作通讯. 2008;(17):58.Abstract
历史上,由于对基础建设和体育设施增加投资和游客消费给主办城市带来收入,部分奥运会举办国在筹备奥运会阶段出现过短暂的超常繁荣,之后则经历经济快速回落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奥运后滑坡现象"。根据近期人们对于中国奥运后经济形势的分析,本刊摘要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厉以宁. 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奥运后滑坡". 农村工作通讯. 2008;(17):58.Abstract
历史上,由于对基础建设和体育设施增加投资和游客消费给主办城市带来收入,部分奥运会举办国在筹备奥运会阶段出现过短暂的超常繁荣,之后则经历经济快速回落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奥运后滑坡现象".根据近期人们对于中国奥运后经济形势的分析,本刊摘要了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刘伟, 张辉.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 经济研究. 2008;(11):4-15.Abstract
该文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从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将其与技术进步的贡献相比较.实证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中,虽然产业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一度十分显著,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让位于技术进步,即产业结构变迁所体现的市场化的力量将逐步让位于技术进步的力量.此外,研究也发现,结构变迁效应的减弱并不表明市场化改革的收益将会消失,某些发展和体制的因素仍然阻碍着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完善市场机制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刘伟. 中国经济增长能持续多少年. 理论导报. 2008;(2):5-6.Abstract
站在2008的起跑线上,中国将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局面?今后还会保持怎样的增长态势?本文就我国宏观经济的未来走势、所遇到的问题等作出了解答。一、经济发展追平世界纪录1978年,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打开国门,施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到2007年已经是29年了。中国经济从那时候开始,也已经持续增长了29年。如果2007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不低于10%的话,我们这29年的平均增长率就是9.7%以上,因为前28年的平均速度是9.7%。这就追平了一个世界纪录。
薛海平, 闵维方. 中国西部教育生产函数研究. 教育与经济. 2008;(2):18-25.Abstract
该文运用"甘肃基础教育调查研究"项目2004年调查数据,采用教育生产函数方法和分层线性模型,对甘肃省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甘肃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学校同伴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影响;教师素质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分权管理制度对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有显著正影响.基于上述结论,该文对提高西部农村初中数学和语文教育质量提出以下主要政策建议:缩小班级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代课教师权益保障制度;推动学校实施分权化管理.
吴慰慈主编,张久珍,王益明,王余光副主编.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文献学卷(副主编).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