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1988
张树华, 李广建. 北京地区图书馆事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88;(1):9-11+21.Abstract
北京现有各类图书馆6000多所,其中藏书在30万册以上的有100所。总计有11640万册藏书,平均每人10册。目前,主要开展外借、阅览、书目、复制、情报检索与情报调研服务。在研究和确定北京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战略时,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从整体和全局来认识北京图书馆事业的现状,应按性质和功能来划分图书馆的类型;其次应强化大型科学图书馆的核心作用,除北图外,也可把几个大型的科学图书馆(如中国医科院图书馆、中国农科院图书馆、国防科工委图书馆等)定为国家图书馆;此外,应巩固纵向领导,加强横向联系,使各类图书馆都面向全社会,使读者更方便于利用各馆馆藏,以便把图书馆办成一个真正的开放系统。
杨云龙, 刘伟. 历史的多维的中国宏观经济理论建设——中国宏观经济理论讨论会评述. 经济研究. 1988;(8):12-17.Abstract
今年5月下旬,我们有机会参加了《经济研究》和《中青年经济论坛》两刊编辑部在天津联合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理论讨论会。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宏观经济理论建设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探讨了中国宏观经济理论建设的基本框架、基本范畴和基本方法,同时围绕中国宏观经济理论建设这个主题讨论了如何评价与借鉴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以及如何分析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问题。通过这次讨论会,我们感到,在我国现阶段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宏观经济理论大厦的建造自有其不同于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特殊框架和历史基点。应该说,中国的宏观经
厉以宁. 向领导干部推荐三本书. 瞭望周刊. 1988;(26):36.Abstract
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我建议读读下列三本书。一是西里尔·布莱克等著的《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四版)。这是一份比较经济史的研究报告。它把日本和俄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它们各自的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从这些比
吴慰慈. 《图书馆学概论》课程述要(一). 图书馆学刊. 1988;(5):55-58.Abstract
第一章图书馆学的学科体系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确切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事业及其相关因素这样一个基本命题。理解在这个命题中所包括的微观对象与宏观对象的含义。2、使学生正确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内容与体系结构,掌握其内容要点。3、使学生正确理解图书馆学的相关学科,分清哪些学科与图书馆学有直接关联,哪些学科与图书馆学有间接关联。4、使学生正确理解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认清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中的层次性,并掌握各个层次的研究方法的种类及其特征。
吴慰慈. 《图书馆学概论》课程述要(二). 图书馆学刊. 1988;(6):44-47.Abstract
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正确理解我国图书馆事业的结构及其特点。2、使学生正确理解资源共享的含义、目的和内容。3、使学生正确认识图书馆法对于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作用。
厉以宁. 外汇平衡的原则. 世界经济. 1988;(3):86-87.Abstract
外汇平衡作为国民经济管理的一项目标,具有相对的、动态的意义,也就是说,绝对的平衡是实现不了的,静态的平衡只能供纯理论分析之用。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实现的是外汇相对的、动态的平衡。外汇平衡正是就此而言的。
林毅夫. 小农与经济理性. 农村经济与社会. 1988;(3):31-33.Abstract
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5亩,平均每个农户仅拥有不足8亩的耕地。除在少数大城市近郊及几个沿海发达地区外,农业生产总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农户的生产在相当大程度上还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这种半自然经济下的小农,其消费决策与现代化城市中把消费和生产绝然分开的“纯粹消费者”是不一样的,其生产决策也与全部为市场生产的工厂企业和大农场差异很大。现代经济学主要是建立在对“纯粹消费者”和“纯粹生产者”的研究基础上,因
张维迎, 程晓农. 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日本经济体制考察.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88;(1):18-27.Abstract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对日本模式发生了兴趣,日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受到推崇。在对日本的经济体制作了一番理论分析和实地考察之后,我们感到,日本政府在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确实值得推崇。日本政府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对市场机制破坏程度最小的政府之一,是帮助企业家的政府而不是替代企业家的政府,日本的民间企业制度是日本政府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消极作用受到有效限制的基本约束条件。
裘锡圭. “廪人”别解. 人文杂志. 1988;(1):28-29.Abstract
王辉同志《二年寺工壶、雍工(民攵)壶铭文新释》一文(本刊1987年3期,以下简称“王文”),发表了两壶铭文的正确摹本,并作了很好的考释,读后获益良多。但是王文对二年寺工壶铭文中“廪人”一词的解释,似尚有商榷余地,下面提出笔者的浅见,以供参考,不当之处请王辉同志及读者指正。
王健平, 孙祁祥, 刘国正. 我国租赁经营的实践对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启示——兼论租赁中应当解决的两个问题. 经济纵横. 1988;(12):26-29.Abstract
租赁经营是我国城市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这种经营方式以实现两权分离为中心,以落实企业自主权为前提,以改善企业经营机制和强化企业经营责任为重点,充分挖掘了企业的内部潜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然而,我们认为,租赁经营的意义不只是在于它为搞活我同小型国有企业开创了一条新路。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提出和证实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对深化包括大中型企业在内的企业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租赁经营的启示意义
袁行霈. 我的浅见. 文学遗产. 1988;(2):4-5.Abstract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排斥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当然更不排斥祖国三千年的文学遗产。因此,古典文学研究必然会作为文化建设事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而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裘锡圭, 李家浩. 战国平阳刀币考. 中国钱币. 1988;(2):35-37.Abstract
传世战国货币中,有一批传为山东博山出土的刀币,正面或有“明”字,或无字,背面一般有三个或四个字,字形诡异,不易识读,旧多称为博山刀。1978年,我们发表《战国货币考(十二篇)》,将博山刀背文第一字释为从“邑”从“竹”从“膚”之字,并指出即地名“莒”之专字。此后,汪庆正同志又认出第二字为“冶”,李学勤同志对币文的释读也提出了一些值得重
刘伟, 平新乔. 所有权·产权·经营权——根据现代产权制度建立企业财产关系.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8;(5):9-14.Abstract
本文指出,在当代商品经济生活中,所有权与经营权之间客观上需要产权作为联结中介。以往改革思路的根本缺陷就是忽视产权,它导致了不负责任地拿社会财产去冒险。因此,应当根据现代产权制度重新构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财产权力结构。作者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对策。
刘伟, 平新乔, 李庆华. 改革历史进程的反思. 天津社会科学. 1988;(1):10-15.Abstract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理论准备勿庸置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理论准备并非先于改革实践进行的,而是伴随改革进程逐步深化的,有些具体方面甚至是实践走在了理论前头。但由此并不能否定我国的改革在思想理论上的准备。九年来改革的实践说明,改革的每一步深入也是思想解放过程的深化。对于传统僵化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没有对于传统教条的思想理论的变革作为支持是不可能的。我国改革中的思想理论变革集中地表现为粉碎“四人帮”以来四次全国性的理论讨
平新乔, 刘伟. 本世纪以来西方产权理论的演变. 管理世界. 1988;(4):192-202+219-220.Abstract
对产权结构的分析,在经济理论与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产权理论,是在正统的微观经济理论发现所有制问题成为资源有效配置的障碍时,通过对正统微观经济学说根本缺陷的思考与批判,从交易成本中推演出来.作者系统地介绍了现代产权学说的核心——科思定理,并且认为,布坎南对科思定理的重新构造,是本世纪以来西方产权理论演变的最后形式.作者认为,对本世纪以来西方产权理论演变的考察,将对我们构造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有所启迪.
谢立中. 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形态的双重构造.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4):10-13.Abstract
在拙作《西方社会的新变革与社会形态的双重构造》(《江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一文中,笔者曾经提出了社会形态双重构造的观点,并试图用它来解释当前西方新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变革。本文将进一步说明,社会形态双重构造的观点,
孙祁祥. 站在历史与未来之间——关于“企业家”的反思. 兰州大学学报. 1988;(2):30-35.Abstract
当日本在战后的废墟上仅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后,探源日本成功秘诀的著述层出不穷。各国各界人士见仁见智,提出了许多富于启发性的见解。在此当中,日本本国著名学者、官厅学派的代表人物金森久雄的观点可谓独树一帜。他认为,没有企业家,就没有日本经济的复兴和高速增长。多角度立体透视:企业家的社会历史功能何谓企业家?有人说,具有“经营之神”称号的、专门致力于企业经营、并卓有建树的企业领导人就是企业家;有人说,使生产诸要素得以运转、并使其组合方式不断创
郭建宁. 简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 湖北社会科学. 1988;(5):64-66.Abstract
生活方式是一个包含十分丰富的广泛内容的总体范畴,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劳动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交际生活以及宗教生活方式等等.生活方式是表现人们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活动的综合性概念,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活方式的发展是以生产力的进步为基础的,同时还要受到生活主体和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宗教、习俗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郭建宁. 简论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 学术交流. 1988;(4):109-113.Abstract
近年来,随着改革与开放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问题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重视。本文试图就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趋势问题谈几点浅见。生活方式这个范畴,内容十分丰富,它是个总体概念。其具体表现形式有劳动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家庭生活方式、闲暇生活方式、交际生活方式以及宗教生活方式等等。生活方式是表现人们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活动的综合性概念,是社会和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生活方式的发展是以生产力的进步为基础的,同时还
厉以宁. 经济学的一种探索. 读书. 1988;(10):55-60.Abstract
一我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结尾部分曾经说过这样两段话:“经济学的创新不是个别人的任务,也不是个别人所能够完成的。经济学作为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科学,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集体智慧而发展起来。后人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后人不超过前人,经济学就停滞不前,经济学的生命也就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