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页面的主要内容部分
科研成果
2004
林毅夫, 李志赟
.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 新华文摘. 2004;(10):28-30.
林毅夫, 李志赟
.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 经济研究. 2004;(2):17-27.
Abstract
该文在一个动态博弈的框架下,考察了政策性负担与转轨经济中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政策性负担将导致国有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当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政策性负担必然带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而且,预算软约束同企业的公有制性质无关,在同样承担政策性负担的条件下,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容易产生预算软约束,并且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补贴.当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时,政府剥夺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往往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
林毅夫, 刘明兴, 章奇
.
政策性负担与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
. 管理世界. 2004;(8):81-89,127.
Abstract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政府常常要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并提供财政补贴,这种现象被亚诺什·科尔奈(KORNAI,1 986)称为"预算软约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该文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现象的根源.我们认为是政策性负担而不是所有制归属导致了此现象.该文的目的在于用中国工业企业的统计资料来检验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以及其他竞争性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的假说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谢新洲
.
救活施乐
. 商学院. 2004;(1):54-55.
Abstract
说到标杆管理,我们就必须首先提及施乐公司,实际上,视其为标杆管理的"鼻祖"一点都不过分.
汪琼译
.
教学系统化设计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李文超,吴媛,汪琼
.
教学设计师:如何在高校中培养----从美国高校的培养方案谈起
. 中国电化教育. 2004;(12):78-82.
陈瑞江 汪琼 刘娜 李文超
.
教师教育STaR评估的启示
. 开放教育研究. 2004;(05):11-14.
王爱华,汪琼
.
教育与研究领域的数字权限管理研究
. 中国远程教育. 2004;(02):69-72.
汪琼,李文超,陈瑞江,刘娜
.
教育技术CEO论坛:借鉴和启示
. 开放教育研究. 2004;(06):45-48.
胡泳
.
《数字化生存》的所见与未见
. 商务周刊. 2004;(09):79.
Abstract
<正> 到2004年,《数字化生存》中译本出版已近8年,这8年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的8年。8年内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8年前中国人还不知风险投资为何物,中国互联网公司还没有在纳斯达克上市;而现在,伴随着互联网与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市场的融合,网络游戏的开拓发展等等,互联网已深
李春旺, 李广建
.
数字图书馆集成检索技术研究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6):45-48.
Abstract
在介绍集成检索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之后,分析了集成检索的协议标准,并对集成检索系统中的元数据生成、资源选择、检索式转换、结果整合与包装等内容进行了研究,最后讨论了当前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
李广建, 黄岚
.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Handle System
. 图书馆建设. 2004;(3):20-23.
Abstract
HandleSystem是出现最早、应用最广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系统之一。本文介绍了HandleSystem的设计目标、命名空间与服务、与其它因特网服务的差异及其应用。
吴慰慈
.
数字时代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走向
. 新世纪图书馆. 2004;(2):3-5.
Abstract
作者通过对近几年图书馆学研究内容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动态,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数字时代图书馆学研究应重点关注七个方面的问题.
谢新洲, 尹科強
.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应用
. 图书情报工作. 2004;(7):54-57.
Abstract
探讨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服务商面对企业信息需求呈现出的新特点,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的 相关问题。
袁行霈
.
文化的馈赠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16-17.
严家炎
.
文学的雅俗对峙与金庸的历史地位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5):130-134.
Abstract
雅俗对峙是文学发展的内在动力,20世纪中国小说地位空前变化,新文学对通俗小说发生影响,通俗小说则对新文学提出了挑战.雅文学、俗文学都能产生伟大作品,金庸就是超越雅俗的典范,他超越了"供消遣"与"为人生"的传统,以超凡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才能,以对传统小说语言形式的发扬光大,达到了雅俗共赏的理想境界.
汤一介
.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7-15.
汤一介
.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6):7-15.
汤一介
.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
. 中国文化. 2004;(21):1-9.
郭建宁
.
新文化保守主义论析
.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1-5.
Abstract
新文化保守主义,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要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此学术界既普遍关注又众说纷纭.那么,究竟应当如何界定新文化保守主义,新文化保守主义是如何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发展前景如何?该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Pages
« 首页
‹ 上页
…
837
838
839
840
841
842
843
844
845
…
下页 ›
末页 »